雨音 发表于 2023-10-1 17:08:55

蒲塘古村游记

本帖最后由 雨音 于 2023-10-1 19:13 编辑

   中秋前夕,我们一行四人前往金东区澧浦镇,走进拥有千年遗风余韵的蒲塘古村,融入这片弥漫“文昌武曲”“文经武纬”浓郁文化气息的土地。   按手机导航指引,驶离了川流不息的金义东公路,远远就看到了蒲塘村村头那棵撑起庞大树冠的粗壮樟树。古樟上攀满了古藤,樟叶与藤叶交织一起,不仔细看根本分辨不出哪是樟叶哪是藤片。葱茏参天的古树、古藤增添了许多生机,与边上雄伟的建筑文昌阁浑然一体,相依相守着这座古老村庄。   文昌阁大门紧闭,但徽派建筑层层叠叠的马头墙、金顶的壮观及俊巧的两只上翘飞檐中,依然感受到了历史的凝重感。两扇大门书写着“文经”“武纬”,与门上方高悬着的“文昌阁”牌匾,让我们有了疑惑,毕竟神州大地上被叫做“文昌阁”并不少见,且文昌阁大多以“激励崇文向学”为主题。通过万能的手机百度,才知道蒲塘村的文昌阁内除供奉文昌帝君外还供奉着武圣关公。文武双全格局是蒲塘村文昌阁有别于其它地方的主要特征,既承袭了蒲塘村世代追崇的“文昌武曲”的人文传统,也蕴含着秉承“文经武纬”祖训倡导强村强民的理念。   如果用“三步一景,五步一画”来形容自然风景区,那么移步换楼来形容蒲塘村的古建筑与传统的民居绝不为。蒲塘村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古建筑多,历史上就有“一祠一阁四寺四庙十堂楼”的说法。历经几百年风雨侵蚀之后,虽然“四寺四庙”已殒灭在历史长河中,但经保护性抢修后的许多古建筑,如今依然古韵尤存,像晚清进士王廷扬故居、过街楼、五份厅、九如堂等建筑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唯有墙体上的斑驳依然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经修缮后的王氏宗祠,不仅供奉着的祖先牌位,还悬挂着见证历代英才金榜题名荣耀的约50块匾牌。仅从这些匾牌中就可以看到,蒲塘村考取进士功名的居然多达10多位,祠堂正中更高悬着“左丞”“四世一品”等代表官职的匾额。一个古村落,能在900多年的建村历史上涌现这么多的文人墨士达官显贵,显然与蒲塘村一直供奉文昌帝君、信奉崇文向学的民风民俗是分不开的,充分反映出了深耕厚植的文化底蕴。如今的蒲塘村95%以上村民均为王姓,人文积淀深厚。南宋丞相王淮、经学家王柏、宋末状元王珑泽、民国名人王廷阳,皆是历代宗族先贤。一直为王氏后人颂扬。也许正看中了这里浓郁的崇文环境,以至于在抗战的特殊时期里,金华一中慕名搬迁至这里继续办学。蒲塘村至今还完整保留着当年办学旧址。   如果说蒲塘村的古建筑是历史馈赠的物质遗产,那村内村外的三口水塘则是历史赋予的精神文化。村口文昌阁边的下清塘,村中建长廊以及九曲石桥的上清塘,是两口荷塘。这个季节里,其它地方的荷叶正在枯萎,而这里依然是郁郁葱生机勃勃,一派茂盛景象。渐渐变厚变深的荷叶挨挨挤挤的,在阳光照射下散发着那份荷叶特有的清香,让人大口呼吸。稀稀拉拉的荷花也正拼命地绽放着最后美丽。只是岸边的莲蓬早被摘光,够不着的远处成熟莲蓬虽然诱人,却只能干瞪眼罢了。当然,三口池塘之中最有故事的,还属村中那口长不过十余米宽不过五六米的蒲塘。小得不能再小的蒲塘太不显眼了,咋一看还以为是一条水沟,但蒲塘边立着块石碑,从上面刻着的“见蒲塘水聚山环,地钟灵秀,逐自栗山迁居于此,建中和堂以诒子孙。”已经看出了蒲塘在村中百姓中的地位,这可是蒲塘村的根啊。蒲塘村的所有发展,全都浓缩在这口小小的蒲塘之中。   由此,我也对蒲塘有了更浓地兴致。于是也迫切想了解到更多有关蒲塘的来龙去脉。据说,蒲塘王姓先祖王彦超曾随宋太祖赵匡胤打天下。之后王姓一支隐居凤林(今义乌尚阳),后迁至金华城区雅堂街,南宋时迁至蒲塘村。蒲塘始迁之祖为王遁(礼九公)。据有关方面的文献记载,义乌市有关部门为纪念王彦超,于1990年10月批准在义乌塔山乡石壁将军殿为王彦超塑像,并勒刻碑文,供后人世代瞻仰。或许,蒲塘村的尚武起源于先祖,历代相传的“文武传家”的家规家训村民习武成风,并在村文化礼堂南侧划出一块“五经园”,供村民练武之用。前些年,“五经拳”已成功进入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漫步在蒲塘村的各个角落,看着一幢幢见证曾经显赫曾经辉煌的古建筑,脑海里演绎着这里曾经的曾经;游离在砖瓦、卵石堆垒砌成的小道,看着古建筑边一幢幢见缝插针般的新楼房,脑海里又开始纠结该如何保护这些历史馈赠。看到路边一幢大厅最终只留下个门面,且门面上已经显出了一个大窟窿时,我们又唏嘘不已直觉心疼。   蒲塘古村犹如一部值得翻阅的古书,需要时间与精力去理解。期待再有一次说走就走的蒲塘古村行。



洪其璜 发表于 2023-10-1 18:30:29

欣赏骆老师的美文!

成老师 发表于 2023-10-1 18:41:01

拜读骆老师游记佳作!

成老师 发表于 2023-10-1 18:41:36

蒲塘古村,不虚此行!: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方言(岩) 发表于 2023-10-1 18:41:46

一个蒲塘村,两段人文史。看美文,学历史,长知识。再好的电视节目,不如拜读骆老师的文章。

成老师 发表于 2023-10-1 18:42:44

我们大家一起跟随骆老师游览蒲塘古今,十分惬意!

成老师 发表于 2023-10-1 18:42:58

https://pics.app.cnyw.net/admin_FsbLrH4XpF1aok8fg1u_Me6G4sVj.png送出团圆月x1

成老师 发表于 2023-10-1 18:43:11

https://pics.app.cnyw.net/admin_FsbLrH4XpF1aok8fg1u_Me6G4sVj.png送出团圆月x1

成老师 发表于 2023-10-1 18:43:25

http://pics.app.cnyw.net/static/gifts/11.png送出点赞x1

成老师 发表于 2023-10-1 18:44:49

经修缮后的王氏宗祠,不仅供奉着的祖先牌位,还悬挂着见证历代英才金榜题名荣耀的约50块匾牌。仅从这些匾牌中就可以看到,蒲塘村考取进士功名的居然多达10多位,祠堂正中更高悬着“左丞”“四世一品”等代表官职的匾额。一个古村落,能在900多年的建村历史上涌现这么多的文人墨士达官显贵,显然与蒲塘村一直供奉文昌帝君、信奉崇文向学的民风民俗是分不开的,充分反映出了深耕厚植的文化底蕴。
相当了不起的蒲塘古村!: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蒲塘古村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