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风暖昼长,万物渐盛
小暑:风暖昼长,万物渐盛
7月7日是小暑,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开始。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这种气候,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元稹在《小暑六月节》中写道:“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诗中既有温风将至的景象,又有鹰、蟋蟀的踪迹,将小暑三候的画面生动展现。
小暑习俗
“食新” 是南方的传统,新收的稻谷碾成米,煮一锅香喷喷的新米羹,配着自家腌的黄瓜、炒得喷香的蚕豆,简单的饭菜里,是对丰收的期许。
北方人则爱吃饺子,“头伏饺子二伏面”,滚烫的饺子出锅,蘸上醋和蒜泥,一口下去,大汗淋漓,倒也驱散了暑气。
养心为要,静享清凉
小暑时节,气候炎热,人易心烦不安、疲倦乏力。中医认为夏季为心所主,此时要顾护心阳,平心静气,契合 “春夏养阳” 原则。《灵枢・百病始生》言 “喜怒不节则伤脏”,不同情志刺激会伤及不同脏腑,而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养生首重 “平” 字,喜过则伤心,可能导致心跳神荡、精神涣散甚至失常。所以夏季要做到 “心静”,可以试试这些方法:清晨或傍晚静坐片刻,闭目养神,让思绪沉淀;听一段舒缓的音乐,让身心放松;还可以到公园湖边散步,感受水波荡漾,平复烦躁心情。
起居饮食,顺应时节
饮食上宜清淡,绿豆汤、冬瓜汤是解暑良方,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清热祛湿;银耳莲子羹则能滋阴润燥,让身体在炎热中保持滋润。切记不可贪凉,冰饮虽能带来一时爽快,却易伤脾胃,不妨试试用井水镇过的瓜果,既能解暑,又不会过于寒凉。
傍晚时分,不妨泡一杯薄荷茶,看茶叶在热水中舒展,闻着清冽的香气,听窗外渐起的蝉鸣。暑气虽盛,心却可以清凉 —— 就像这小暑,热而不躁,忙而不慌,在等待中积蓄力量,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盛夏。
起居饮食,顺应时节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 小暑:风暖昼长,万物渐盛 小暑为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 风暖昼长,万物渐盛 小暑,上蒸下煮 小心中暑 简单的饭菜里,是对丰收的期许。 是对丰收的期许。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