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液化气市场,破除价格垄断,切实减轻市民生活负担
液化石油气,作为千家万户生火做饭、众多餐饮商户维持经营的基本能源,其价格波动与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市民的“钱袋子”与社会的“稳定器”。然而,近期我市液化气市场出现的价格高企、垄断经营、强制换瓶、押金难退等乱象,已成为压在市民肩上的一项沉重负担,亟待政府出手干预,将其作为一项关键的“民生实事”予以彻底解决。一、现状:市民承受“垄断之重”,生活成本显著增加
当前,我市液化气市场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价格畸高,市民直呼“用不起”。据反映,液化气源头出厂价约为每吨4000-5000元,折算成15公斤装,每桶成本仅70余元。但经过地方煤气公司分装销售后,零售价竟高达135元/桶,差价惊人。这种远高于合理利润的定价,严重偏离了市场正常规律,无疑是相关企业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进行价格垄断的直接结果。
2. 市场垄断,市民“别无选择”。在许多区域,市民只能从唯一指定的煤气公司购气,缺乏“用脚投票”的权利。这种垄断格局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使得煤气公司可以肆无忌惮地推行不合理规则,市民只能被动接受,公平交易的权利受到严重侵害。
3. 强制报废钢瓶,变相增加负担。煤气公司以“安全”为名,强制要求用户将仍在合格使用期内的液化气钢瓶进行报废,并高价购买或租赁其提供的新钢瓶。这一行为看似为了安全,实则是利用垄断地位进行强制搭售,是典型的“霸王条款”,为市民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支出。
4. 钢瓶押金收取混乱,退还无门。不少市民在购买或租赁钢瓶时曾被收取一笔数额不菲的押金(或称“保证金”)。但当市民不再需要使用时,却面临押金退还流程繁琐、甚至被无理拒绝的困境。这笔本属于市民的资产长期沉淀在企业手中,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呼吁:将“液化气降费清障”列为头号民生实事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强烈呼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采取果断措施,切实为市民减负:
1. 坚决打破价格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议由市市场监管部门牵头,立即对液化气公司的定价成本进行严格审计与反垄断调查。同时,应降低行业准入门槛,鼓励有资质、有信誉的企业进入市场,形成有效竞争,让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2. 明确规范钢瓶管理,废止强制消费行为。应明确液化气钢瓶的检测与报废标准,杜绝企业“一刀切”的强制换新行为。推行“气瓶产权归企业、用户租赁使用”的安全责任模式,但必须明确租赁费用的合理性与透明度,严禁借机敛财。
3. 全面清理押金问题,启动“押金清退”专项行动。要求相关煤气公司对历史上收取的所有钢瓶押金进行清查,并设立便捷、高效的退还通道。对于无理拒不退还的企业,应依法予以严厉处罚,保障市民的财产权。
4. 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畅通市民投诉渠道。设立液化气价格与服务专项监督热线,对市民的投诉举报做到快速响应、严肃查处。定期公布各公司的气价与服务质量排名,让市场在阳光下运行。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液化气价格虽是小切口,却关乎社会稳定与市民幸福感的大民生。我们坚信,通过政府的强力干预和市场的有效规范,一定能搬走压在市民心头的这块“高成本”巨石,让老百姓的厨房灶火燃得更旺,让我们的生活成本降得更实,共同营造一个公平、透明、安居乐业的城市环境。这,才是真正得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实事”!
说的好! 人大代表代表不了人民了 选择性执法 说的是。
全国都垄断经营,这问题不是地方问题,应该有大老虎垄断 瓶装液化气确实有点贵 咱!!说了不算!! 高了8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