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杯)“义乌兵”之由来
本帖最后由 义乌辽鹤 于 2024-11-2 20:22 编辑“ 义乌兵”之由来
义乌辽鹤
三十年前吧,我初次听闻“义乌兵”这个词。
说实话,当初我对“义乌兵”这个称呼,并不感冒。
我是想啊,戚家军抗击倭寇,军纪严明,所向披靡,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如今乍又整出个“义乌兵”来了 ?
不久,学校发给了一张团体票,让我们到义乌剧院去看戏。
这本戏是我市婺剧团排演的,戏名就叫《义乌兵》。
戏的故事情节已模糊,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那些妆扮义乌兵的“将士”都演的很认真很投入。
但从那时起,“义乌兵”这个词,就一直留在了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随着阅历的不断丰富,我对“义乌兵”的认识也在一步步地改变。
据史料记载,明嘉靖三十八年,民族英雄戚继光曾在义乌招兵三千。经过严格的训练和战火淬炼,这支三千人的义乌兵成了戚家军中的精锐,只要主帅指向哪里,他们就能够打到那里。鉴于义乌兵的强悍勇猛,加上前线战事的急需,戚继光先后到义乌招兵数次。
佛堂镇倍磊村是戚继光在义乌招兵最多的重点村。
当时投在戚帅麾下后来获得晋升的有名有姓倍磊籍将校就多达70人,而义乌各地投在其麾下的子弟兵应该也是很多。他们共同成为了戚家军抗倭斗争的中坚力量。
从此,我明白了义乌兵的起源。
后来,读到明代中期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徐渭的一首诗,更加深了我对“义乌兵”的认知。
徐文长的这首诗,仅用28个字就描出了戚家军-义乌兵的丰功伟绩和英雄形象。
诗云:
群凶万队一时平,沧海无波岭瘴清。
帐下共推擒虎将,江南只数义乌兵。
呀,义乌兵,勇武不朽的义乌兵 !
原来你不只是存在于百姓的传说中,而是早就书写在史诗里了。
【相关链接】
徐渭,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 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 )。明代中期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徐渭年二十时为诸生,但屡次参加乡试,均不得中。曾担任浙直总督胡宗宪幕僚,出奇计助其招抚汪直、擒徐海,平定两江倭患。胡宗宪蒙冤死后,徐渭浪迹京中,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关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时贫病交加,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自称“南腔北调人”。享年七十三岁。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有“青藤画派”之鼻祖的称誉;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的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书法上善行草,兼工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人”,“无之而不奇” ;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 军事上,屡次为浙直总督胡宗宪出谋划策,支持平定东南沿海的倭寇之乱。其著作,主要有诗文集有《徐文长集》《徐文长佚稿》及杂剧《四声猿》《歌代啸》南戏理论专著《南词叙录》等。 今有校点本《徐渭集》。
本帖最后由 义乌辽鹤 于 2024-11-2 13:18 编辑
强将手下无弱兵。就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戚继光成就了义乌兵,而义乌兵也成就了戚家军。 https://pics-app.cnyw.net/admin_FsbLrH4XpF1aok8fg1u_Me6G4sVj.png送出团圆月x1 英勇的义乌兵,英雄的义乌兵,读吴老师的作品,才明白义乌兵这一词的起源。介绍得非常清晰,一步步进行佐证,欣赏了。 欣赏学习 从吴老师的作品中了解了许多关于“义乌兵”的历史,赞赞赞! https://pics-app.cnyw.net/admin_FsbLrH4XpF1aok8fg1u_Me6G4sVj.png送出团圆月x1 https://pics-app.cnyw.net/admin_FsbLrH4XpF1aok8fg1u_Me6G4sVj.png送出团圆月x1 https://pics-app.cnyw.net/admin_FsbLrH4XpF1aok8fg1u_Me6G4sVj.png送出团圆月x1 戚家军义乌兵是一支威武之师,胜利之师,是冷兵器时代一流之师,台州九战九捷名震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