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毛相心 发表于 2025-1-24 12:18:35

我是1979年到1983年福建鸡毛换糖

<!----><style type="text/css">html{font-size:375%}</style><link href="https://pics-app.cnyw.net/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20240712" rel="stylesheet" position="1" data-qf-origin="/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20240712"><!--    付费贴-->    <div class="preview_article ">            <!---->    <p>我父亲60年代,70年代每年都出去敲糖,义乌市场不完全是谢高华功芳,我们在福建崇安县(现改为武夷山市),每次出去半个月,赚50元,每天爬山路,担60到80里路,平均一天赚5元,义乌当时真的穷,饭吃不饱,穿破棉袄,穿补过解放鞋,像讨饭没二样,笫一代市场根本不是湖清门,你们都错了,在县政府右边,五金公司一块空地上,后来因造五金公司,后来移到北门街,一年半之后,再移到湖清门,湖清门形成一定规模了,所以在认定湖清门笫一代市场,实际上都错了</p>    <!----></div>            

贾毛相心 发表于 2025-1-24 12:25:33

义乌有今天市场,不完全是谢高华一个人,60年70年我父亲每年,农闲都出去敲糖,生姜糖

贾毛相心 发表于 2025-1-24 12:33:39

出去敲糖,大队革命领导小组证明,生产队里交副业费6元一月,瑞午节过了,以后,才出去,下半年农历10月以后,闲了,没农活出去了,半个月回来一次,到县里,廿三里配货,每次配货50元左右,到农历12月20出去了,在外面过年,主要是卖气球,嘴巴都吹疼,年初八便回家了,

贾毛相心 发表于 2025-1-24 12:36:10

当时县委书记是毛伟

南孔57 发表于 2025-1-24 12:40:14

赞赞

贾毛相心 发表于 2025-1-24 12:58:18

到农村里买中饭,3角一餐,有些人看到你可怜,3角钱不收,白吃一歺,当时非常感谢,省了3角钱,借缩一般一缩二餐,给一元钱,也有好心人不要钱,如果不收钱,就给小孩几颗棒糖,针,线,借缩我们一般到村里找浙江人,因为当时龙泉很多人在福建武夷山(当时叫崇安县),他们听到是义乌人,一般都出于同情,又是老乡,都会给你吃,睡一晚上,爬山过岭一天下来,内衣都湿的

孤单拖鞋 发表于 2025-1-24 13:43:02

那时候大家都难

飞总 发表于 2025-1-24 14:00:31

:lol:lol:lol

复骑士 发表于 2025-1-24 19:59:27

最早市场不是五金空地,也不是湖清门,廿三里一晒场才是真正的市场。

信誉 发表于 2025-1-24 20:01:39

谢谢分享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我是1979年到1983年福建鸡毛换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