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是什么鬼?
<!----><style type="text/css">html{font-size:375%}</style><link href="https://pics-app.cnyw.net/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20240712" rel="stylesheet" position="1" data-qf-origin="/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20240712"><!-- 付费贴--> <div class="preview_article "> <!----> <p> 《三十六计》是什么鬼?</p><p> 据说《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它蕴涵着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之魂。还衍生出《商海三十六计》、 《管理三十六计》、 《爱情三十六计》、《销售三十六计》 ……</p><p> </p><p> 《三十六计》清中后期才出现——妥妥的近代伪书,目前流行的版本是1941年张联甲编著的,1967年前后还有人对其做过增添加工……</p><p> 当然《三十六计》也非凭空出现,还是有所本的——古本系南北朝时《三十六策》,书已失传,目前仅留下“走为上”一策……</p><p> 在这个铜臭熏天、物欲横流的时代,《三十六计》却很火,大有人手一份之势。而私下闲聊一涉及《三十六计》,个个眉飞色舞,津津乐道,还有人云《三十六计》不但国内影响很大,在国外也被捧为至宝,据说美利坚西点军校某教授专门研究《三十六计》——有崇洋媚外之嫌……</p><p> 如伪书能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国人文化素质,早日融入世界,步入现代文明则不必在意是否伪书,可事实却恰恰相反,《三十六计》一书坏透了也糟透了———全书内容就是公开教唆人们如何尔虞我诈、掠夺兼并,如何耍阴谋诡计害人…… </p><p> 如不信,试举几例:跟老婆讲晚上加班,其实约年轻美女鬼混,此即第一计“瞒天过海”…… “过河拆桥”说白了即忘恩负义——一达到目的即把曾帮自己者一脚踢开。类似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卸磨杀驴……</p><p>“趁火打劫”照字面意思即发生火灾,不但不去救火,反而趁火灾抢劫受害者家财产,这种令人发指的行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令人不寒而栗…… “借刀杀人”、“落井下石”、“坐山观虎斗”……够了,如此阴损恶毒的阴谋诡计,不提也罢…… </p><p class=""> 读到此,有朋友会说《三十六计》在战争时代用于军事战争有何不可?在军事战争中也不能无底线的使用《三十六计》。</p><p class=""> 首先希望永远不要发生战争,而一旦发生战争,交战双方也必须遵守一定战争规则,如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杀俘不攻击战地记者不针对无辜平民(包括妇女儿童)更不能为夺取战争胜利无底线的使用阴谋诡计</p><p class="">……</p>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