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
<!----><style type="text/css">html{font-size:375%}</style><link href="https://pics-app.cnyw.net/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20240712" rel="stylesheet" position="1" data-qf-origin="/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20240712"><!-- 付费贴--> <div class="preview_article "> <!----> <p>(1) </p><p> 今天是9月25日,我和夏主任去瀫城戒毒所参加一个会议。</p><p> 瀫城,相对于我来说多少还是有一点渊源。我是个道地的绣湖人,但同时也是瀫城的亲戚,亦或说是瀫城的女儿,因为我那定居瀫城的大姑对我视如己出,一直把我当成她自己的女儿。 我祖籍绣湖市上溪镇黄山乡黄山五村。黄山乡,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尤其那里的“奎聚堂”和“八面厅”以及“桃花坞”都远近闻名。</p><p> 听我父母说,上世纪四十年代初,迫于生计,我的姑丈带着我大姑还有他们的女儿迁居到了瀫城。那时的黄山乃至整个绣湖较与瀫城都相对贫穷落后。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好一点,他们选择了迁居瀫城。我姑丈做蓑衣的手艺很好,在我们上溪都小有名气。到瀫城后,姑丈和大姑加入了瀫城棕器社,并在城区的后官塘一带安家立业生儿育女。 儿时,我经常随父母来瀫城看望大姑。那时,我的父亲是绣湖一家针织小厂的机修工,母亲虽然是个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但同样也只在一家小厂做财务工作。那时,我们绣湖的经济和瀫城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瀫城是我们浙江乃至全国闻名的工业城市,我曾经听我爸说过当时还有句口号叫做“全国学瀫城”。而绣湖呢?除了鸡毛换糖还是鸡毛换糖。于是乎,我家的经济条件和姑丈家同样也是“不可同日而语”。姑丈常常接济我们。而我,也成了他们的“编外女儿”。小时候来瀫城的大姑家玩,我比过年都开心。</p><p> 我是绣湖的女儿,但同样也是瀫城的女儿,所以这也算是我喜欢瀫城的理由吧。</p><p> 我是陈晓燕,今年25岁。广州医科大学毕业,如今供职双龙市安康医院。 </p><p> 双龙市安康医院,其实也可叫双龙公安医院。这是一家隶属市公安局的二甲医院(戒毒所),通常进这家医院工作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当然我没有利用父母的关系,完全是我自己通过努力的结果。本来我是想留广州工作的,但我妈死活不允。因为他们只有我这么一个宝贝女儿。我不得不回浙江,也不得不回双龙。我妈想让我进绣湖中心医院,并为我走足了关系。但我却不想。就在我毕业前夕,我得到了一个进双龙安康医院的机会(校方推荐)。这个单位我喜欢。我之所以喜欢这家医院,其实不是什么专业对口,我喜欢的是那身“警用蓝”。我知道我妈不喜欢我穿警服,但我自己喜欢,而且我爸也特别支持我。对此,我妈也没辙。</p><p> 下午二点多钟,还在会场,我收到了一条短信。读完后我的心情忽然沉重起来。见我精神恍惚,一旁的夏主任关切地轻声问我怎么回事。我强做欢颜,说没什么事。夏主任疑惑地望着我,没再作声。但我知道她已经觉察到了什么。</p><p> 夏主任也是瀫城人,据说以前是居住在瀫城老城区的“天妃宫” 附近。因为会议要开二天,所以我和夏主任当晚就住在瀫城老城区的“兰江大厦”。</p> <!----></div> 欣赏佳作超赞! 热烈欢迎来到义乌热线稠州论坛绣湖文学: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 https://pics-app.cnyw.net/admin_FsbLrH4XpF1aok8fg1u_Me6G4sVj.png送出团圆月x1 https://pics-app.cnyw.net/admin_FsbLrH4XpF1aok8fg1u_Me6G4sVj.png送出团圆月x1 点赞 《遇见》(2)
晚饭后,见我情绪低落,夏主任建议说我们出去走走。
兰江大厦坐落在瀫城老城区热闹的人民路,主体建筑为三角形裙楼及塔式六角形主楼共18层,以前这座大厦是瀫城的标志性建筑。但随着溪西新城的崛起,这里也慢慢地不再那么显眼了。但总体来说,还是一家挺不错的酒店。沿着熙熙攘攘的人民路,我机械地随着夏主任往南走去。
晓燕,是感情遇到挫折了?夏主任扭头看了看我,似乎很随意地问。我一愣,支吾着,不知该如何回答。夏主任轻描淡写地一笑,说看开点,你还年轻。
我默默地点点头,没有言语。
夏主任姓夏名琳,是我们医院的副院长兼院办主任,为人十分和善,和我的私交很是不错,在单位我尊她夏主任(她不让我叫她夏院),私底下,我就叫她夏琳姐。或者,干脆就叫她姐。
夏琳姐虽说已年近四十,但看上去也就三十出头的样子。不但看着年轻,而且还很漂亮。尤其是穿警服的模样,别说女人,就是我看了也会不由的啧啧称赞。不过不知是什么原因,她至今还是未婚。或许是择偶标准太高的缘故。
为了照顾我的情绪,夏琳姐只和我聊些单位的事。 慢慢地,走过官桥,我们来到了古城的告天台。
在瀫城市区古城最高处的天福山,其南巅有一座面西偏南庙祠,那就是著名的告天台。这里又名“望衢亭”,为明代隆庆年间赵氏后裔为纪念其远祖赵抃所建。
其时告天台前已建起了一座袖珍公园,而在公园里面,还开着一家茶室。
我们进去喝杯茶吧。夏琳姐提议道。我说好的。就随她一起走进了公园。
天将黑未黑,但茶室里已灯火通明,热闹非凡。我们没有进屋里去,而是挑了一处室外廊边的白色塑料桌椅前坐下。随即,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热情地走过来,微笑着说二位来了。今天喝什么茶,是乌龙茉莉铁观音,还是白菊花?
其实我们是第一次来,但看她说话模样,似乎我们是这里的熟客。
夏琳姐也微笑着点点头,说来二杯菊花茶吧。
女人麻利地点点头,说了声二位稍等,就风风火火地给我们泡茶去了。
这位应该是老板娘。夏琳姐笃定地说。我想应该也是。
这女人虽说已上了年纪,但风韵犹存 ,想来年轻时也是个美人胚。
不一会,我们的菊花茶就来了。依然是这个女人,过来时手里还拿着一碟瓜子和一碟花生。她微笑着说二位美女慢用。这二碟小零食是送给你们的,谢谢你们的光临,有事就招呼我,喊一声九妹我就会过来。说着又是一笑,忙着去招呼别的客人了。
这老板娘会做生意,不错。夏琳姐轻声地赞了一句。
我呷了口热茶,正想和夏琳姐说点什么,小挎包里的电话响了。我掏出手机撇了撇来电显示,犹豫着不知道是接还是不接。或许夏琳姐看出了什么,说该来的还是会来的,一味的回避没有用,要勇于面对。
看着夏琳姐真诚的目光,虽然犹豫,但我还是接通了电话。
赏学老师佳作 http://pics-app.cnyw.net/static/gifts/11.png送出点赞x1 :P:P:P: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