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iszoom 发表于 7 天前

梨林少年


今年五月初的一个下午,我走路经过叫“种时畈”的红泥坡。一位母亲坐在坡上玩手机,一双欢童在愉快地滑草,其中大的孩子说:“妈妈这里以前是什么,肯定没这么好玩吧。”小孩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让我陷入沉思,思绪瞬间回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脚下的这片土地,我再熟悉不过。它承载着我的童年,见证了我的成长,是我心灵深处永远的港湾。这片土地保留着过去的记忆,改变了曾经的模样,残存着往昔的痕迹。玩泥人玩泥是农村孩子的必修课,就像城市孩子收集火花、烟壳一样,是我们童年不可或缺的乐趣。泥巴的世界丰富多彩,它可分红筋泥、白红泥、花泥等。红筋泥在红泥坡上随处可见,白红泥一般藏在塘泥底下,而花泥则是上等货,只在部分大塘的部分底泥里才有。泥的优劣一看它的可塑性,二看成品容易不容易裂开,再看延展和细腻程度。当年,围绕这片红泥地附近,有一帮苦涩少年,用各类泥巴,做成手枪、机枪、飞机、大炮,甚至试着用灶堂烧土,却因温度不够,从未成功。那些泥巴在我们手中变得栩栩如生,仿佛有了生命。我们蹲在红泥坡上寻土,在家专注地捏着泥物,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泥巴的芬芳弥漫在空气中,与我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成为童年美好的回忆。茭笋潭茭笋潭位于红泥坡的西北角的坡谷地,每次我们去都要经过一大片梨林,和一段古朴的石坎路。山风从西北边吹来,带着丝丝凉意,来自石鼓里的山泉汇流至此,清澈见底。爸妈花了很少的钱承包了这块梨形的洼地,然后种起了茭白。那时猪肉8毛一斤,而茭白能卖上0.28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于是,爸妈起早摸黑地劳作,那些茭白品质特别好,茭笋潭也成了我们的宝藏之地。茭笋潭有田螺、鳖、各类大鱼小鱼,当然也有蚂蝗和上面牛虻。田螺肉通常用来做“芡”,一种当地类似羹的美食,甲鱼味道不咋地,只记得大夏天它也成为肉冻。奶奶是烧鱼的能手,所以各类鱼都是难得的美味。我们常常在茭笋潭边玩耍,捉鱼摸虾,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那些日子,虽然物质匮乏,但我们的却快乐满满的。梨林少年无知的童年梨林少年的童年记忆是从那些无知开始的。比如春来时弄花,梨花的白花如雪,洁白无瑕,激动了少年的心。于是,我们无故地摇拽、采摘、残弄,仅凭一时年少轻狂。初夏时,我们会弄果,在幼果里咬一口,或者把枝头最大的摘来玩。无论怎么弄,梨树从不处罚我们,总是以硕果累累来回报我们的顽皮。打雷天的趣事在梨林的半坡腰,有一条“学大寨”时修建的水渠,渠道上不时有些鱼虾,也是我们玩耍洗澡的地方。大人说,打雷下雨时,若在看梨铺里会不安全的,于是我们索性躲藏在水里。渠道的红泥坡会有一个个内凹的地方,于是我们把身子躲进去,脚露出来。下雨时,渠水会涨,就把整个人埋进水中。待到雨后天晴,我们看看在水里泡涨的自己,整个梨园仿佛都在笑,我们的笑声回荡在山谷间。梨园守望者梨子成熟期,也到了我盛夏“鉴果”的时候。早熟的有日本梨,产量高,一种皮青有点纹,形状像啤梨,脆而酸带甜,水分可多了。一种是苹果梨,产量不高,但味道可以,只是核太大。中熟的有黄蜜梨、砂欢梨,核小,水多,糖度可以,并且耐运输。晚熟的有梅梨和硬壳梨,梅梨需贮制过才能吃,硬壳梨一般煮着吃。那些日子,我们穿梭在梨林间,品尝着各种梨子,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梨园里弥漫着果香,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满足和快乐。那些梨子,不仅滋养了我们的身体,也丰富了我们的童年。冬日寻果因为江南的气候,所以一般梨花开二季,第二季能不能结果看缘分。天热的年份,二季梨不仅能结果,还能成熟。于是,便有了某个落霜日一群少年寻果的故事。我们穿着单薄的衣裳,踏着霜冻的土地,穿梭在梨林间,寻找那些意外的惊喜。虽然天气寒冷,但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期待和兴奋。那些梨子,如同宝藏一般,让我们在冬日里也能感受到温暖和希望。看梨人丁法丁法是个残疾人,但为人实在。果实成熟时,就叫他来看梨,我们只要管三餐饭。丁法很瘦弱,但很能吃。空闲时他会喝点酒,醉时会去摸瓜。我们是6队,瓜是1队生产队集体的。1队有看瓜人,于是丁法通常晚上行动。他匍匐前行,遇到看瓜人就在地上装喝醉了。每个夏天,一块蔗地的中间,总会有些西瓜。丁法虽然身体残疾,但他乐观、善良,是我们童年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梨园,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那些日子,虽然生活艰苦,但丁法的乐观精神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 后来后来几年,家人到外地去包梨园,一去就是一个月。红坡的果园改种柑橘,看梨的老铺也荒芜了。那些曾经熟悉的梨林和茭笋潭,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我们长大后,各自奔向不同的地方,童年的伙伴们也渐渐失去了联系。但那些记忆,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时代守望者梨林的前世今生,如同一部历史长卷,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如今天红泥坡已大变样,一条大道穿越而过,它靠北一侧有四条铁路干线经过,东边是铁路西站的堆场,只有南边的部分还坚强地保留着。于是,茭笋潭成了义新欧堆场,过往的集卡不一定知道它的故事。大部分的梨林之后的柑橘也不见了,成了一大片油菜地。但我相信,那片梨林一直还在,在我的心上,在这个世界里。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见证了义乌的发展。虽然它的模样已经改变,但它所承载的记忆永远不会消失。那些童年的欢声笑语,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都成为了很多人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如今,我再次站在红泥坡上,望着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感慨。虽然岁月流转,但那些记忆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生命的长河中,永不褪色。很多人象我一样,感谢这片土地,感谢它给予的一切。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漫长,都会带着这些记忆,坚定地走下去,因为知道,这片土地永远是根,魂,是未来。梨林少年的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它依然在我的心中鲜活地存在着。那些日子,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快乐和希望。它们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篇章,也是我永远的珍藏。

成老师 发表于 7 天前

欣赏佳作超赞: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成老师 发表于 7 天前

梨林少年的故事,叙述描写细致入微,生动形象,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成老师 发表于 7 天前

https://pics-app.cnyw.net/admin_FsbLrH4XpF1aok8fg1u_Me6G4sVj.png送出团圆月x1

成老师 发表于 7 天前

https://pics-app.cnyw.net/admin_FsbLrH4XpF1aok8fg1u_Me6G4sVj.png送出团圆月x1

成老师 发表于 6 天前

衷心感谢你用心创作,积极发表,为了绣湖文学、义乌文学的持续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细心的坛友 发表于 6 天前

:handshake:handshak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梨林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