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俊,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工项目管理部总工程师、新能源事业部土建分院院长、阳江分公司副经理、正高级工程师。
演讲题目:在一万八千公里海岸线上“种风机”
每个人对大海都有一种无限的向往,直到2010年入职上海院,才让我真正的走进大海,认识大海,在与海为伴的十三年里,也让我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赶海的追风人”。
2010年,对于我们风电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亚洲第一座海上风电场——东海大桥项目并网发电,并为世博会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2010年不仅是业界定义的中国海上风电起航的元年,也是上海院驶入海上新能源赛道,开启向一万八千公里海岸线“种风机”的一年。
虽然东海大桥项目在我入院时已经建成,但每当前辈讲述“把一根筷子插在豆腐里”的故事,都让我深深感受到,想要把风机牢牢地、笔直地立在深厚的软土里,还要确保它安全运行25年,并不是一件敲锣打鼓就能干成的事!
那时,我们的海上风电经验一片空白,国内外同行也认为单靠我们自己是不可能成功的。但前辈们创新性提出的高桩承台结构,让基础像一只只螃蟹一样,牢牢的抓在海床上。
东海大桥项目让我们跨出了海上风电自主勘测设计的第一步,虽然比欧洲晚了近二十年,但我们有了追赶的底气,零的突破从这里起步,对海上风电的思考和理解也从这里起步。
随后,我们南北双向出击,北到渤海破冰,南至南海拓海,一万八千公里海岸线上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2019年底,我肩负起了我国首个百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阳江沙扒项目的设计职责。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虽然团队一半以上是九零后,但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90后能勇挑重担,激情满满”!
五大类8种基础型式,上千张蓝图按时交付,风电场建成时,我们也打造了一座“海上风电风机基础博物馆”。
“三峡引领号”——我们成功自主设计的全球首台、抗台型、漂浮式风电机组平台,经受住了暹巴台风的考验。
至此,我院是国内首个系统性掌握海上风机基础设计,并在工程中成功运用的设计院。关键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可以拍着胸脯说,我们做到了!
如今,我们又奔赴下一个赛场,建设全球最大的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的海上风电场——阳江青洲项目。
党建引领中心业务,以党员为核心,以骨干为主力。面对海冰、台风、岩石等各种“卡脖子”问题,我们组建了以党员牵头的技术攻关小组,仅2020年至今,我们参与和完成的科研项目达一百余项,授权专利五十五余项,发表核心及以上论文五十余篇,项目及个人获奖三十余项。
截止目前,我国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不仅实现了规模的超越,更是在质量、装备和自主创新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当我们的青春足迹、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轨迹重叠时,当我们奋斗的心跳、与时代的脉搏共振时,我们的青春最美丽,我们的青春值得铭记。
(待续)
赵安平 浙江义乌人,书法研究生,上海市形势政策教育研究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