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义乌辽鹤 于 2024-2-1 15:41 编辑
智明与叶宣(第5章)
岂料中国的事情多反复。
正当两人满怀期待,1973年7月19日,《人民日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转载了辽宁锦州那个“反潮流”考生的一封信。
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一年高校招生,取消了严格的考试制度。
而后,一大批工农兵学员跨进了高等院校的大门。
由于知识青年应占一定的比例,加上各方面表现优秀,经推荐叶宣被公社列为选送对象。那一年,她也走进了大学的校园。
智明是回乡的农村青年,不属于上山下乡行列。加上松山村只有一个推荐名额,所以他没戏了。
智明为叶宣庆幸,为自己悲哀。
叶宣临走时,智明前去送行。
见他像霜打后的茄子,叶宣心中不忍,于是轻言安慰:“智会计,别心急,我看你以后应该会有机会的。”
见智明不吭声,她又说:“你还是恢复教育工作吧,边教书边学习,以后有了新情况我会及时告诉你。”
智明心里明白,按照现行的招生政策,到来年自己还是没有希望。
因为其他的知识青年和退伍军人还在排队等着呢!“同等条件下,知识青年和退伍军人优先”,这一条规则村支书向他解释过。
那个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小娇生惯养,忽然远离父母,来到乡下农村,顶烈日,冒风雨,与贫下中农一起劳动锻炼,
确实痛苦。但是回乡的农村青年何尝不苦?他们一样要参加战天斗地,却享受不到政策上的任何红利,还要接受被“优先”的待遇。 叶宣上大学后,曾多次给智明来信,可是智明已经决定停止与她联系了。
智明想,如今人家在高雅的学府里深造,自己则在烂泥田里滚打,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本来他就很自卑,视叶宣为高洁的圣
女,只怕自己这个丑小鸭亵渎了她。
叶宣还是给他来信,询问他的工作情况。
智明觉得应该写封回信,表明一下自己的态度了。
叶宣:
咱俩的友谊是纯洁的。我的上海之行,曾经得到过你宝贵的支持,我会永志不忘。感谢你带给我人生中一段美好的时光!
如今,你已是一位高等学府的大学生,为了不分散学习精力,并避免给你造成意外的影响,我想咱俩还是停止联系吧。
祝:前程万里! 自明 73年10月 他有意在落款处把“智明”写成“自明”,以表示“有自知之明”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