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其热闹、祥和的气氛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构成了我们口中的“年味”。“年味”是一种感觉,一种只有在春节期间才能体验到的特殊气氛。它源自于我们对传统文化、家庭团聚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人常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无任是当老板,还是打工的,无论是在国外的,还是国内的都趁此机会赶回家,与家人团聚。
记得小时候,最期盼就是过年了,一家人围坐一起吃年夜饭,领压岁钱,就连平时一脸严肃的奶奶,此时也会挂着笑脸一起吃饭,平常的不愉快似乎都会在这顿饭里烟消云散了。
年初一,穿上妈妈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爸爸用箩筐挑着我们去外婆家拜年。回来就是大部队,七大姨八大舅来我们家,你做饭我烧火,其乐融融。还有远在长兴工作,只有过年才能回来的姑姑,姑姑回来都会带上一些表姐们穿剩的衣物,穿上城里人的衣服,仿佛自己也变城里人了,瞧伙伴们投来羡慕的眼光,足可以安慰幼小的心灵了。姑姑的到来,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同村的二个姑姑还有表姐妹,都聚集在我家里,大家虚寒问暖,拉拉家长,特别亲切,表姐妹们追打嬉闹,搬着小凳一起看大戏,那怕是打地铺,晚上都要挤在一起睡,这种没有尔虞我诈的亲情是最放松,最快乐的。现在姑姑不在了,表姐妹也都失联了,老屋再也没有往日的那种温馨祥和的气氛了。
现在要去拜年的也就剩一些长辈了,买点东西象征性地探望一下,成了任务观念了,一小时年就完成,剩余的时间又恢复往日的麻将桌上。来回年的也只是匆忙聊几句,小辈们如坐针毡,根本没有逗留的机会,总是紧绷着那根“忙”的弦。 过了元宵,“年味”就无影无踪了,大家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家里恢复了往日的寂静,维独各式各样的年货。呆在角落里“哭泣”,前年精心挑选的各种高档坚果,悄无声息地被郭在塑料袋里,散发不出应有的香味,原先最受欢迎的瓜子、花生也渐渐被人们淡出了视线。各种新品种水果,也只能当摆设了,尽管知道家里客人不多,还是备足过年的食物,这似乎成了习惯,难道我们的“年味”也在优胜劣汰中?
有些东西换成以前是看都看不到的,别说吃了,现在物质丰富了反而年味淡了,走亲访友也是你推我让的,似乎成了一种累赘,宁可选择旅游也不愿走亲戚,过年旅游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亲戚朋友间最多聚饭店搓一顿,自己也懒得下厨房。做饭似乎成了一种负担。大家却热衷于刷抖音,抢红包了。
朋友之间聊的最多就是小孩,某某家孩子考满分啊,是不是三好学生啊,下学期报什么辅导班啊,哪个辅导老师好啊等等 ,还有学生不堪负重的寒假作业,家长们流传着这么一句口头禅:“灯火通明的绝对不是过年守岁,而是开学的前一天”。
亲戚朋友间谈的最多的就是,子女的个人问题,谁家的女儿还没对象,成老姑娘啦,谁家的儿子结婚又离婚啦,谁家的儿子可以生二胎啦,都是年轻人最不想听的事情,这也许是年轻人不肯走亲戚的原因吧!“年味”也悄悄地在发生改变。
也许“年味”变常态了,激发不了人们的兴趣,现在这日趋富裕的年代,天天如过年,不是以前过年才有漂亮的新衣服穿,过年才有香喷喷的肉肉吃,去拜年才有五角钱的红包拿 ,“年味”淡了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还是一种病态,值得人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