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月月
扫帚树见证了上溪的发展
矗立在上溪东塘公园旁边的黄檀树,形状像扫帚,故称扫帚树。它千疮百孔,干枯起皱,树皮脱落,枝桠稀疏,与公园的绿树成荫,花香鸟语,湖水清清,波光粼粼的美景格格不入,不相协调。
但你别看它没有鹤立鸡群的雄姿,不咋咋地而入不了你的法眼,可它是一棵历史悠久,充满传奇色采,令万人敬仰的元老神树。
这扫掃树底下还是我记忆中在生产队劳作休息时一大群男女社员谈笑风生,调侃小道消息,讲故事唱小曲的避阴场所和开心乐园呢!
其树能预测天气,如抽青早,与百草同绿就知本年风调雨顺,肯定是好收成的一年;如到清明后百草抽青,树还没吐绿,那就意味着该年要发大水成灾了。久经年轮规律的考证,甚是灵验,所以又叫“气象树”。
早时它还是一棵上溪的地标树,它笔直挺拔,高耸入云,地平线上没有高建筑的遮挡,十里八村的人远远就能看见。 因它的树高和独特的生长习性,成了上溪的象征。南来北往的客人到上溪经商或路过,只要看见了直入云霄的扫帚树,就知道已经进入了上溪的地界。
有个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吴店的人犯了罪,关押在狱中,等到宣判时,(以前不是死罪就要被冲军外地服役),吴店人很聪明,事先知道判官是吴店老乡,于是跪地求饶判官判他去冲军的地方离本地近一点,判官知道他们是同乡,然而官家的程序还是要走的,于是故作恼火的把惊堂木一拍,“啪”!“你还讨价还价”。于是又用方言说:“焦弄倒,等记天分侬送农瓜屋烛换”(等下给你送家里灶台间),吴店人听到一声惊堂木响,早吓得屁滚尿流,根本没有听到后面的话,就 战战兢兢的跟着解差上路了。(以前设有代步工具,都是要走路去的),不知道要冲军哪里,心灰意冷的他耷拉着脑袋不去多想,只能随天意了。 走着走着突然眼睛一亮,竟然看见了高高挺拔的扫帚树,他欣喜若狂,心想再走十几里不是上溪了吗?到了上溪不是就到家了吗?原来判官老爷是把我送回吴店了呀!”直乐的他心花怒放。此时的他下决心从此以后弃恶从善,立地成佛。
扫帚树充满了神秘:1958年大炼钢铁,以木烧炭炼钢,几乎砍光了所有新树老树,大树小树,唯独留下了它,据传说也有人想去砍树,可到树底下一站,即刻毛骨悚然,浑身起鸡皮疙瘩,望而生畏,只好作罢。后也有人胆大去偷了数根树枝做斧头柄和刨柄一些木工工具,工具做好了,但数天出门后脚被车撞残截肢了。
扫帚树就这样神奇的存在,但经历了数百年的沧桑,且受虫害侵蚀,在2004年时,被超强台风吹断了二枝数桠,整棵树断了不止三分之一,现在只有16.8米高了,所以对比其他的香樟,水杉等树就逊色了。现在经村民百般呵护,挂营养液,精心护理使其重新抽芽发枝,现又是郁郁葱葱,倔强峥嵘。
扫帚树在数百年的沧桑中见证了上溪。
义西重镇上溪,历史渊源流长,地处浙中之腹。上至义乌城30华里,下直达金华府地,。七百多年前始祖俊二府君张太公从金华曹宅莲塘泮入赘上溪,他鸿鹄大志,理想远大,赘婿不改姓,选择在岭鱼头山背上大展宏图,演绎了他流芳百世的传奇。
山背上长了一棵黄檀树,始祖太公有心特加培育,小树茁壮成长,后就成了张氏的进村树。(至2004年前高达30多米) 始太公一家在扫帚树幼嫩时为开创未来,在地广人稀的山背上开荒种地,挖塘造田,历尽沧桑,辛勤劳作,繁衍后代,奠定了立足上溪的基础。
数代后,家族人丁兴旺,力量日益强大,接力始太公的太公就决定从山背上搬移到下面上溪滩居住。上溪滩有一条自黄山鹅毛尖穿村流入义乌江的航慈溪,溪边杨柳依依,溪水清澈见底。 把来四面八方来赶集的人都吸引到了上溪滩,后就形成了上溪的2,5,8集市。在一代代张氏太公们的艰辛创业,努力拼博下,上溪滩变得繁荣昌盛,蒸蒸日上。后来创建了张氏祠堂,(解放后改建学校被拆除)把上溪滩去掉滩字改成了上溪。
后来张氏家族接纳了异性人氏在上溪创业,发展,生存,延续,使上溪更加蓬勃发展,欣欣向荣,冒盛发达。
现在的上溪在镇党委的领导下,上溪人民和外来建设者一起共同努力拼博,打造了一个一流的上溪:航慈溪溪水潺潺,岩口湖波光粼粼,地平线上高楼林立,工厂里机声隆隆,公园中莺歌燕舞,校园内书声琅琅,田野上红糖飘香,二五八集市人声鼎沸,八味美食誉满义乌。
世界有义乌,义乌有上溪。 扫帚树见证了上溪的沧桑岁月和蓬勃兴旺的发展。
我为生长在义乌的上溪而感到荣幸,为见证了上溪沿革衰盛的扫帚树的存在而倍感自豪。
写于2024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