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完成即可在公司上岗,如果没找到工作可以继续培训。”
“零元入学,分期每月支付596元就可以学习课程,之后一单就可以赚回来。”
近期,“培训贷”乱象有所抬头。一些不良培训机构以提供高薪就业机会为诱饵,诱导求职者签下“培训贷”合同以支付高额培训费用。
这些机构不仅不能兑现承诺的就业机会,而且所谓的分期支付学费,其实是以求职者名义向网贷平台申请贷款。即使退出培训,求职者仍要偿还贷款及其高额利息。
找工作反被套路贷款上万元
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向一家科技公司投递了简历。经过一番面试和个人能力测试后,公司表示这位网友很符合他们公司的用人要求,但技术能力尚不足以胜任岗位。
这家公司称,公司内设有培训课程,可以补齐求职者的“短板”,并承诺可以提供就业服务,保证参加了培训就会有工作。
这位网友表示无法负担学费后,工作人员又表示可以先贷款,每月支付“入学金”,约定将培训费用分为12期。
“又能学东西,又找到了工作。”网友立即同意了培训建议,并与公司签订了协议,报名参加了相关课程。协议约定,公司提供为期三个月的培训课,并提供就业服务。
协议签订后,网友在公司人员的引导下,通过网贷平台贷款了2.6万余元支付培训费。
然而,上了几节课后,网友就发现“课不符实”,课程内容都是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培训质量很低。他随即向公司要求退课退款,却被告知《借款合同》尚未到期,即便退课也需每月按时支付贷款。
在网上投诉平台,不难发现,与这位网友有类似遭遇的,还有很多人,且大部分都是应届毕业生。
“招转培”可能涉嫌欺诈
毕业如何成功就业,成为了同学们的头等大事,法官提醒,当前各种“套路”层出不穷,应注意识别。
“培训贷”是专门面向教育培训机构推出的金融服务,旨在为学生、家庭、在职人员等提供信用借贷,以帮助求学者解决资金压力,获得教育培训机会。然而,部分企业却将其作为敛财手段,让“培训贷”逐渐偏离其正常的属性。
特别是,有的用人单位将招工变成了培训。
北京市中闻(长沙)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凯表示,如果公司在招聘过程中明确承诺通过培训后可以上岗,但最终未能兑现,这可能构成合同违约。求职者可以依法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公司退还培训费用和赔偿相应的损失。
“招转培”是否违法,不仅要看企业是否具有教育培训资质、是否提供了课程,更要结合双方之间签订的《培训协议》的条款内容作分析判断。
若企业具备合法教育资质,且确实提供了内容相符的培训课程,则不构成违法。
如果企业是假意“招聘”,实则是为开班授课“拉人头”、赚取培训费,则违背了诚实守信原则,严重的可能构成欺诈。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刘凯称,给员工提供职业培训是用人单位的义务,其费用理应由用人单位支付,不能将培训费作为额外的费用要求员工自己承担。
此外,如果用人单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诱导学生贷款进行培训,还可能涉及合同诈骗,受害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揭开“培训贷”假面,求职者应提高风险意识
针对“培训贷”套路,此前已有多个部门提示风险。
2022年10月,北京市海淀区金融服务办公室表示,据教育部、北京市人社局等部门的相关监管规定,针对未成年人开展的校外培训不得使用“培训贷”方式缴纳培训费用;针对成年人的职业技能类培训机构不得向消费者捆绑信贷服务;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群体发放消费贷款。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23年5月发布的2023年第1号预警称:“培训贷”骗局时有发生,且呈上升态势。个别不良培训类机构以只要报名参加培训课程就提供兼职与就业机会、学费可以分期付款等承诺,诱导学生在网络贷款平台进行借贷。但课程开始后,学生并未得到机构承诺的兼职或就业机会,而且面临退费困难和高利贷风险。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一些不良培训机构利用求职者急于工作的心理,通过夸大培训效果、承诺提供就业机会等手段,诱导求职者参与培训。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求职者因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和辨别能力,没有认真了解培训内容和贷款合同的具体条款,就轻易相信了不良商家的承诺,导致中了“培训贷”圈套。
江瀚表示,治理“培训贷”,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培训机构和贷款平台的监管力度,严格审核这些机构的经营资质和业务范围,确保其合法合规经营。
同时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其次,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应加强对申请人的资质和还款能力的审核。应确保贷款资金用于合法合规的培训和就业活动,避免被不良商家利用,金融机构还应加强对贷款用途的监管,确保资金不被挪用或滥用。
此外,求职者也应提高风险意识和辨别能力,认真了解培训内容和贷款合同的具体条款,避免被不良商家的虚假宣传和承诺所迷惑。
出品 | 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来源 | 人民日报、新京报、贝壳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