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比尊敬的老首长杨志泛将军,曾任上海警备区政治委员、上海市委常委,他离开我们已经35周年了。每当我和当年在上海警备区机关工作的老战友相聚时,都会想到他、说起他、怀念他。
记得1989年仲夏的一天上午,我们到长征医院看望杨政委时,他早早穿上将军服,坐在椅子上等候。看上去神情安祥心情愉悦,精神状态比外面传的要好得多。聊起部队营以下干部与家属分居两地发生的一些趣闻逸事,仍保持着他独特的风趣幽默感。其实这时他的胰腺癌已到了晚期,身心痛苦。他却呈现出乐观通透的心态。他对待疾病的哲学:“得之坦然、医之自然、愈之淡然,败之泰然”,给我们是无言的教诲。
杨政委是我心目中很很崇拜的政工首长。他一生勤奋好学、廉洁奉公、弹精竭虑、呕心沥血,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风。他住院期间仍时刻惦念部队建设,顽强地与疾病抗争,同时教育子女家属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实践了自己“以一名合格的党员应有的实际行动写好自己毕生历史的最后一页”的诺言,真正做到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把一切献给党的事业。
他是一个有浓厚人情味的首长,他对部属政治上的严格要求、工作上的帮带培养、生活上的关照爱护,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之中,成为我丈量生命的一把标尺。
全军百万大裁军那年,原守备二师的九团与十团整编合为一个团。干部多余了,我和妻子两地分居,怜惜爱人独自支撑家庭养育孩子的艰辛,于是我打算向组织申请转业。正在这时,杨政委到叶挺部队调研基层党建工作,了解到我的一些实际情况,翻阅了我撰写的一些材料,回警备区后即让干部处的同志对我进行了解考察,如符合警备区政治部提出的增添"新鲜血液"的条件标准,可考虑列为调到上级政治机关的对象。就这样,我经上警政治部张立志主任点将调入宣传处,成为一名正营职宣传干事。为了消除我的后顾之忧,首长想方设法为我解决家庭困难。由于随军名额有限,我爱人一时还无法随调过来。杨政委便叮嘱宣传处副处长翁献钱同志予以关心,把我爱人借调到浙江省工艺品进出口集团公司上海分公司,同时也解决了儿子入托上警幼儿园的问题。
1986年春夏之交,时任警备区政治部张立志主任带着我和韩胜宝干事执行一项特殊政治任务。在深入部队调研后,首长交待我赶写一篇反映警备区部队执行特殊任务的文电,部领导阅后,让我报送杨政委签发。我赶到杨政委家已将近晚上10点多了。他看了一遍稿子后,拉着我坐到他身旁,对文稿又逐句逐段地斟酌修润,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每改一处对为什么这样改给我一一作说明。对文稿中的三组百分比数据,他亲自逐个进行运算核对,并要我注意今后起草重要文稿涉及到数据时,必须精确到小数点的后2位。杨政委当过大区首长秘书,政治敏锐性强,文字功底好,写作非常严谨,是党务政工的行家里手。经他一修改,这个材料的准确性和质量更高了。稿子改好后他让我重新抄了一遍,尔后郑重地签了个"发"字!这篇不到960字的密码报发给南京军区党委后,军区主要首长即批示改成明码报,发至全区团以上单位,同时上报至总政、中央军委及中央政治局。军委及中央首长阅后非常满意,一个是及时了解掌握了特殊时期上海方面的军地动态,还有一个是驻沪军队采取坚强有力措施,保持了部队的高度集中统一和稳定。中央与军委首长放心了。
杨政委对这篇文电的评价很高,要求政治部作为机关写作范文,转发警备区团以上机关参阅,1987年1月10日的警备区《政工简报》首页加按语作了推荐,称文章"堪为机关行文的范例,尤可作为各级政工情况写作的范例。"
注:着军装为上海警备区杨志乏政委。
记得30年前的那个初冬,我跟杨政委参加南京军区"理训班"。没想到,南京突然下起了多年不遇的鹅毛大雪,全城冰天雪地,极其寒冷,我与司机小单穿的是夏常服和解放鞋。杨政委看到后,回到他在军区机关大院内的家里,拿来了两套冬装和两双皮靴,让我俩穿上抵御寒冷。无意中,当他得知我爱人与儿子到上海后,因户口没调进来,我一个人的粮票要供一家三口人吃的情况时,他悄悄与一道参加学习的原警备区副参谋长、纪委专职书记顾申伯同志商议,两人筹措了60斤全国通用粮票,交到我手里,并风趣地对我说"陈干事,困难是暂时的,粮票油票会有的。"拿着那沉甸甸的一叠粮票,我的心头一阵发热,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人的生命有时如风中的绿叶,会不经意地在岁月的季节中凋零,给所有敬重他的人一种突然伤感的怀念,杨政委的离去就是这样。那次去长征医院看望首长不久,他便离我们远去了。我在部队任职期间,我和在静安人武部工作的爱人,曾多次去探望过暂住在上警机关大院里杨政委的爱人,每当谈起首长对部属无微不至的关怀时,都止不住湑然泪下。有一次老人家特地从相册里取出三张杨政委生前的工作照片,赠送给我们,以作纪念。
如今追忆杨政委的点点滴滴,仅是我个人的切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部分事实。
岁月悠悠念故人,时光如流忆旧事。杨志泛将军,我们敬爱敬重的首长,我全家人怀念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