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今年曾被两次封闭管理,说实在的,很痛苦,不能做生意、不能上学、不能工作,但又出于无奈。而被封闭后更有人议论纷纷,探究谁的责任?
为了抗击疫情,国家和地方都已经花费了巨大的财力,社会成本无法估量,目的就是保障国内环境健康安全,可以正常生活工作,保障人民生命不被疫情夺去。如果防控工作马虎失控,将前功尽弃,损失叠加成本将更加巨大。
最近周边县市又发现疫情风险,对义乌貌似有“包围”之势,所以义乌必须严防死守,不能丝毫松懈。所以建议个人尽量减少市内和周边县市的动态行程范围,自觉戴口罩,无事不出门,不做聚集活动,定期做核酸检测。
对于出入高速路口的车辆和进出车站的人员,经过这么多时间的防控经历,都有个提前量,该怎么样就怎么样配合管理,实事求是说明行程,对社会负责也对自己负责。
对一些实体商铺和沿街店面,对做好“一扫二问三查”有耐心,有人认为很麻烦,影响做生意,有这种想法就可能存在防控漏洞,试问,如果失控了,造成疫情传播,封城也好静默也罢,生意都做不了。车站出口和高速路口是大关口,但是也存在更多的小关口,条条大路通义乌。所以,仅仅管住高速路口和车站出口是远远不够的。
沿街商铺和实体店面,还有各类场所和大小超市才是人们生活离不开的具有人口流动性大的“小细胞”,只有从小处从严管控才算真正落到实处。
回想义乌“8•2”疫情,给义乌造成多大的影响?大家可想而知,汲取的教训非常深刻,只要小关口防控尽责就不会酿成大祸。
现在,表面上看做防控给人带来麻烦,实际上就是用小麻烦换来不出现大麻烦,钱可以再赚,健康不可逆转。
假如一旦出现疫情传播,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的,从个人到社区,再到整个市场,义乌经不起折腾,市场兴义乌荣,市场衰义乌败。
大家一起来,不要有怨言,筑牢抗疫围栏,人人参与,守住义乌平安,疫情总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