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真的很好,什么时候做检查、什么时候要吃药做锻炼,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一点都不需要我们操心。”
“照顾病人本来就已经是很繁琐的事情了,阿姨还关注到了我的情绪,跟我谈心、不断安慰我,真的很感动。”
“可比家里人专业多了,我们住在这里真的只要安心养病就好了。”
“喂食、洗漱、擦身、翻身……真的是做到了连儿女都做不到的事,又专业又仔细。”
……
说起自己的“住院搭子”,68岁的刘阿姨(化名)和56岁的曹阿姨(化名)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赞不停。
因为左腿骨折、半月板损伤分别入住义乌市中心医院骨科的两位阿姨,由于家人无法抽身陪护,因而选择了“一对二”的“无陪护病房”服务,和护工阿姨倪凤英一起开启了不一样的住院之旅,也收获了超乎想象、“患”至如归的住院体验。
所谓“无陪护”,并非无人陪护,而是指由经过规范化专业培训、统一管理的护工在护士及第三方公司的指导和管理下,根据患者病情和需求提供有关陪护和生活照料服务,实现不用家属陪护或陪而不护。
有相关数据显示,大约七成以上住院患者需要陪护。传统陪护模式下,家人陪护是首选,但上班不好请假、不具备相应技能等客观因素,导致很多人不敢陪护、不能陪护、不想陪护,只能花钱请护工帮忙。而“请护工像开盲盒一样”的情形屡见不鲜,让不少患者家属花了钱也不满意。
为全力破解“一人住院,全家受累”的就医陪护难问题,义乌市中心医院在今年8月率先启动“无陪护”病房,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在减轻患者家属陪护负担的同时,也推动了病区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护有机结合,最终实现患者就医体验的有效提升。
住院期间的生活照护工作全程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工完成,实现“家属不奔波、护理更贴心”的医护新模式,更好解决了因住院无人陪护或外地就医患者的陪护难题。
“无陪护”并不意味着家属的“全面退出”,其允许有家属陪伴,还可根据自身经济条件选择不同类别的陪护类型,满足患者及其家属对多元化护理需求,有效减轻患者家属陪护负担、经济负担等。
病区陪护人员相对固定,通过专业培训考核上岗,陪护照护能力有效提升,也便于协助护士完成基础护理,减少医院外来人员流动,预防医院交叉感染,使患者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治愈,促进早日康复。
“无陪护”的最终目的,是提供更优质的照护服务,那么,在无陪护病房,护工能否同时照顾好多位患者、是否真的专业,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院长助理、护理部主任刘俏俊表示,“无陪护”病房的推出,并非简单的概念更新,而是需要从人力配置、患者安全、流程优化到医患满意度提升等多个层面多管齐下。为此,医院成立“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护理部牵头,多部门联动,共同保障无陪护病房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患者安全。
一方面,提供“无陪护”服务的护工需取得浙江省卫生行业医疗护工培训合格证书,且在日常工作考核中为三星级及以上星级,实行定科定岗、定期培训、定期考核,保障服务的专业性和标准化。
另一方面,医院根据实际情况,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推出了一对一、一对二、一对三、一对多等陪护模式。在住院期间,由医护首先评估患者的病情及自理能力,确定患者的照护等级,而家属则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照护模式。
运行至今,医院已探索建立相关服务规范、运行和保障等机制,并通过系统规范持续的服务培训、监管和考评,培养了一支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专职护工队伍。“无陪护”病房的出现,也让很多双职工家庭终于能“缓口气”,运行以来,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连连。
“无陪护”病房作为护理服务模式转变的新突破,是医院聚焦陪护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实践,更是对患者需求与期望的积极响应。
下一步,医院将继续从人力配置、患者安全、流程优化等多维度发力,不断完善、总结和形成具有医院特色的“无陪护”经验,让“无陪护”病房更好地为老百姓的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