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倍磊老街,仿佛把一幅历史的画卷,缓缓展开在时光的河流中。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溪一水,一亭一阁,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让人仿佛置身于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
倍磊,古时候称“双溪六石”,也称“倍磊街”,至于为何叫“倍磊街”,也许“老街”是倍磊村最有特色的地标吧。
据张姓宗谱记载,在宋朝就有张半街之说,意思是那时有半条街是张姓氏族。义乌县志记载,明朝倍磊已形成集市,有街道,有店铺。老街还是早先年间的官方大道。官道,顾名思义,是官方修建的道路,主要用于官府人员出行、运送物资以及军队调动等。官道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各地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可想而知,倍磊老街曾经的辉煌岁月。
街心亭是老街的重要标志之一,老街以街心亭为轴心,呈东西、南北两条大道纵横布局。据史料记载和专家考证,街心亭始建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迄今已有 590 余年。额枋上的雕刻刀法娴熟,古拙浑厚。东面、西面的重檐间都有“街心亭”竖匾。南面石柱上刻有明代俞道英题的楹联:“恩沾比户庶而富,惠及编氓寿且康”。亭,骑街而立;街,穿亭而过。街心亭高三层,飞檐翘角,古朴壮观。翘角上分别倒立着像“鱼”模样的“吞火兽”,庇护着东、南、西、北四条街的建筑。三楼屋顶正脊上屹立一朵锡莲花,尤为注目。
老街两旁古建筑密布,据村书记介绍,大多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产物,布局错落有致,门面气派,厅堂华丽,结构大气端庄,木雕栩栩如生,尤其石雕和砖雕,其精湛的雕刻手法,堪称一绝。成片的古建筑能完好无损的保存到现在,令我们赞不绝口。于细枝末节中传递着百年盛世留下的繁华气息。
最具有代表性的近代建筑“陈大宗祠”就坐落在老街上,这也是游客的必须打卡点,这座古老的宗族祠堂遗址,承载着陈氏家族的无尽荣耀与传承。门楣之上,“陈大宗祠”四字赫然在目,彰显着家族的尊贵与辉煌历史。嘉靖戊午年所立之碑,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与家族的坚守。辛丑仲夏吉旦之时,祠堂得以重建,世泽绵延,如川流不息。这座占地面积约为1448平方米祠堂,耗资约1500万,历经三年才得以重现光芒,雄伟之壮观,着实让人叹为观止,堪称义乌第一大祠堂。
著名抗倭名将陈大成、陈禄、陈茧为首的“戚家军义乌兵事迹”陈列于此,走进陈列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这里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等多种展示手段,全面而详细地展示了戚家军义乌兵的英勇事迹。从他们如何招募成军,到如何历经艰辛、奋勇杀敌,再到最终取得辉煌胜利,每一个细节都被生动地呈现在游客面前。
陈列馆内收藏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如戚家军自创的兵器“狼筅”。《武艺篇》记载:“狼筅,用大毛竹上截, 连旁附枝节,长一丈五六尺,利刃在顶,长一尺" 。经过多次实战后,狼筅改用钢铁煅造。狼筅比倭刀长,可以远距离刺杀敌人,配备在鸳鸯阵中使用, 成了杀敌的利器。
倍磊老街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更是一条充满生活气息的古街。漫步于老街上,听着鞋底磕击青石板路面而发出的一声声回响,一如历史的回音。老街两旁的老式店铺还存留下不少,有米行、茶馆店、豆腐坊、理发店、杂货店等。这些店铺散发着浓浓的市井气息,人来人往的烟火味,声声入耳的吆喝声,让人仿佛置身于明清时期的繁华市井之中。
老街上印记着千人长街宴,是一场热闹非凡的盛宴。热气腾腾的荞麦面,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面条劲道爽滑,汤汁鲜美浓郁。游客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这道地道的传统美食,感受着倍磊独有的风土人情。
在倍磊老街,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感动。无论是漫步在青石板路上,感受那份古朴与宁静;还是坐在茶馆里,品味那份闲适与从容;亦或是聆听那些流传下来的故事,感受那份文化的厚重与温度。倍磊老街,都是一处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深深珍藏的地方。
文/詹雪芬 摄影/陈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