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武义牛头山记
张永锦
在时光长河的幽微转角,有幸参加的一场佛堂作协采风之行,将我与武义牛头山的命运悄然交织,开启了一段镌刻在灵魂深处的山水对话。
3月8日女神节,我在佛堂作协王春平、王和清两位主席的感召下,随佛堂作协五十余人同乘大巴奔赴武义牛头山麓。还未靠近,远远便望见牛头山被云雾温柔缠绕,一幅如梦似幻的景象在眼前徐徐铺展。云雾好似灵动的薄纱,于山峦间肆意飘拂、穿梭,时而聚拢,时而离散。山峰在这朦胧雾气里若隐若现,那扑面而来的诗意与神秘,瞬间就将我笼罩其中。
我们乘坐缆车向山顶进发。随着缆车缓缓上升,我的心也愈发激动。抵达山顶,迈出舱门左转,一座高耸入云的木桥——会仙桥,傲然横亘在眼前。它宛如一条苍劲的巨龙卧于天际,巍峨的拱形桥体高耸入云,每一块木板都承载着岁月的摩挲,每一道纹理都镌刻着历史的风霜。踏上这座桥,恍惚间我仿佛步入仙境,真以为跨过此桥,便能踏入天宫,与仙人共赴千年之约。
越过会仙桥,寿圣宫天师殿庄重地矗立在那里,这里是天师叶法善的供养之所。伫立殿前,放眼远眺,连绵的群山犹如沉睡的巨龙,蜿蜒盘踞在广袤大地;翠谷被温柔环抱其中,谷里绿树繁茂,古木参天。此时,我的心里开始构思七律诗《登牛头山天师殿》,回家后,经过修改,写了如下诗句:远望牛头仙气绕,白纱素缦裹山腰。苍茫雾锁瀛洲岸,伟丽宫浮玉宇霄。阮肇欣怡逢异女,刘郎恨晚过天桥。真人只在云中坐,哂笑吾侪苦作妖。
下山途中,我们选择了栈道与神牛谷道。栈道沿着山势曲折而下,一侧是陡峭山壁,另一侧是跌宕春水,行走其间,惊艳与刺激之感交织。神牛谷道,水泄如奔马,愈发显得此处的宁静与清幽,宛如尘世之外的一方净土。
谷中的溪水,因地势的起伏跌宕,呈现出万千姿态。有的地方,溪水从高处陡然跌落,形成气势磅礴的瀑布,白色水流如脱缰野马,裹挟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而下,在下方水潭中激起如雪的浪花,层层叠叠,肆意翻涌,如梦似幻。有的地段,溪水遭遇狭窄通道与起伏地势,化为湍急洪流。这溪水的奔腾之姿,让我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浑力量。
“水至清则无鱼”,清透的溪水中不见游鱼踪迹。望着变化万千的溪水,我不禁思索,人生恰似这牛头山之旅,有高峰的壮阔,有低谷的清幽;有云雾笼罩的迷茫,也有阳光倾洒的明朗。我们在这山水之间,感悟自然,思索人生,不断找寻内心的平衡与安宁。
而这次难忘的牛头山之行,也让我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在回程途中我写下《意难忘·游武义牛头山》,以作纪念:
云雾笼山。望牛头山远,有若藏仙。青烟飘竹海,穹顶造桥阑。如玉宇,若仙川。圣人隐其间。眼眸凝、瀛洲梦醒,王母园妍。
天师赐水如湍,见涧泉翻雪,流水奔蟠。修身须秀壑,养性可龙渊。宜酒醉,可安眠。在这古溪边。未老时、流连此地,是我心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