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月月
2022年1月,因稠坛文学征文比赛获奖,颁奖典礼放在上方。我百度需在秦塘坐公交,可查来查去查不到上方的公交站,我是个急性子,天很冷却头冒汗。这时走过来两位年纪比我大的大妈,问我去哪里,我说去上方,她们说:“这里上车还需转车到方塘,上方没车站的,到方塘就可以看见上方了,跟我们走吧,我们是邻村的,等会告诉你哪里下车”。
我就跟她们上车了,车上她俩很健谈,一直在跟我说上方的变化,一直在夸上方的村主任方华弟怎样带领村民致富,看她们的表情是很羡慕上方的干部为民办实事而使村民得福。可我一心想着快点赶到上方会场,心不在焉的听着她们说方华弟的事迹,也不插嘴追问,最后只记牢一句: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上方致富,全靠华弟干部。那时我的心里开始对方华弟这个名字有点印象了。
我下车转356路车,到方塘后又需问路,问到了一位七十岁上下的爷爷,我说是来参加颁奖大会的,哪知爷爷听后兴致勃勃的翘起了大拇指对我滔滔不绝地说:“噢,听说了,今天又是开颁奖典礼会的日子。我们村方华弟是个了不起的干部,他利用互联网资源和通过结识稠州论坛等文学平台,为宣传上方,提高知名度,多次引进红色文学征文颁奖活动,也为村民带来全新的文学体验盛宴,提供了文学交流和活动空间,使上方的书香氛围和文学精神更上一层楼。上方有这么好的经济收入,这么好的生态环境,这功劳都要归功于他”……走着说着听着,这时的我对方华弟这位干部由衷的钦佩。
走 到了村头,看见了醒目的大理石石头上写着义乌红色的起点上方村。我心情非常的激动,终于到了上方!这时有位妇女快步走过要去颁奖典礼会场看文艺表演,爷爷说:“你带她去祠堂,是来开会领奖的”!
我跟着她走,远远就听见锣鼓喧天,欢笑声一片,我的心随着声响飞奔。那妇女告诉我,“6月中旬时再来上方,有很多很多的杨梅,都是好干部方华弟牵头,带领大家伙在荒芜的山背上种的,我们就出点资金,引种,栽树,管理,销售都不要我们管,直接就可以分红领钱,村民们都乐开了花啦”。祠堂门口的喧哗打断了我们的谈话,这时的我还真想再听一听关于方华弟干部的事迹呢!我完全被感动了,从心底里佩服和敬仰。
签名报到,见会场上坐满了上方村的男女老少来看颁奖,观演出,显示出了村庄的雅俗共享,其乐融融的景像。听了方华弟的报告讲话,慷慨激昂的誓言,雄心勃勃的壮志使我更进一步对方华弟崇拜至极。
合影留念,一张憨厚的脸洋溢着微笑,一句温馨的问候使人心中铭记,握手告别,那双自信有力的手也激励我充满文学前行的希望。
方华弟并非是什么富代出生,在创业的路上充满着坎坷,做过小生意,养过蜂,后来与人合伙搞基建,不懈的努力赚了钱。他有钱了想到了上方,想到了家乡的人民。他牢记在千山万水的东北养蜂时遇到过因下暴雨,道路泥泞颠簸深陷水沟,至蜂箱滑落,蜜蜂惊吓离巢蜇死马匹而损失惨重的状况。而上方的路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层灰,要想富先修路。那时村里根本没钱来办此事,方华弟毫不犹豫毅然决然的拿出自己家的钱垫付了此工程的一些款,并让村民捐资,还动用了自己公司的施工工具,和村民一起修好了水泥路,创建的农村小五化建没,使上方村率先被评为金华市全面奔小康示范村。
方华弟是红色上方的文化宣讲员,他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上方的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不辞劳苦,多次前往街道和党史办等有关单位沟通对接,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主动担任讲解宣传红色上方的讲解员,建成了上方村红色教育基地,引起了人们再次关注红色上方。
方华弟牵头说服带领村民致富,在2005年3月组织志同道合的十户村民承包了二百多亩荒野山背,从浙江大学研究所引进优良杨梅品种东魁,种上了上万多株杨梅树,建成了义乌市东魁杨梅示范基地。基地建成后,东魁杨梅长势喜人,村民看到后纷纷称赞。他趁势将村中剩余荒地150余亩都种上了东魁杨梅,然后让全体村民招投标流转,所得资金228余万元用于失地农民缴纳养老保险,使之全体村民老有所养,无后顾之忧。
今年六月,我终于应约踏上了上方村的土地。远远望去,漫山杨梅树郁郁葱葱,颗颗饱满的杨梅如红玛瑙般缀满枝头。我迫不及待的咬下一口甘甜多汁的杨梅,酸甜在舌尖绽放,回味无穷。
恍惚间,我又想起了当初在公交车上、在村头巷尾,那些老百姓口碑中谈及方华弟时,眼中闪烁的骄傲与感激。原来,这漫山的甜蜜,是方华弟用无数日夜的心血,为村民们酿出的幸福滋味,也是他对家乡最炽热、最深情的告白。
写于2025年7月3日



摄影王秀康,何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