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七月的晚风拂过义亭街巷,一场由歌友们自编自导的党建文艺盛宴在汗水与欢笑中圆满落幕。十日攻坚,凝聚着酸甜苦辣:经费短缺,烈日炎炎下简陋排练厅回荡着执着,从生疏走调到整齐和声,从捧词演唱到脱稿演绎,每个音符都浸透着心血。




主持人鲍延军、鲍小娟身着礼服,步伐铿锵登台,眉宇间流转着期待与荣光。会长詹雪芬款步至台前,声如洪钟宣读开幕词,字句间饱含对党的赤诚与对艺术的热忱。随着舞台灯光骤亮,晚会序幕在掌声与欢呼中轰然拉开。

歌友们一袭红衣,依次排列有序缓步进场,
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领诵者刘庆芳手持话筒,目光如炬,声线激昂如号角。众人随其引领,和声渐起,似江河奔涌,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铿锵誓言,化作穿透夜空的信仰之歌。

女声独唱《祖国,你好!》彭莎莎素装登台,歌声清越如泉,将“祖国,你好”的深情问候,化作绕梁三日的旋律,台下掌声如潮,似春花绽放。

齐唱《南泥湾》詹雪芬与鲍滨佐联袂领唱,声线交织如金线穿玉,众人和声轻快如燕,仿佛将观众带回那片“丰衣足食”的南泥湾,歌声里满是对峥嵘岁月的追忆与礼赞。

男声独唱《精忠报国》鲍滨兴,眉间凝着浩然正气,歌声如金戈铁马,将“精忠报国”的壮志豪情,化作穿透时空的呐喊,台下老者潸然,青年振臂,共抒家国情怀。


齐唱《我们走在大路上》鲍志荣与徐美兰携手领诵领唱,声线沉稳如山,众人和声铿锵如铁,似万千脚步踏响复兴之路,歌声里满是对未来的笃定与向往。

合唱《为了谁》丁庆与杨棋贤对视而歌,声线缠绵如藤,将“为了谁”的深情叩问,化作潺潺溪流,润泽着每一颗倾听的心。
齐唱《歌唱祖国》刘庆芳再度登台领诵,声如洪钟引吭高歌,众人和声如浪,五星红旗在歌声中飘扬,台下观众自发起立,挥动手中的小红旗,将晚会推向第一个高潮。

艺趣互动·党史回响互动环节:有奖答题主持人鲍延军手持话筒,笑问:“1921年,中共一大在哪个城市召开?”台下观众争相举手……

艺韵流转·情满舞台8. 男声独唱《乌苏里船歌》龚美法歌声清越如鹤唳,将乌苏里江的波光潋滟与赫哲族的渔歌晚唱,化作绕梁三日的旋律,台下观众闭目聆听,似见江水滔滔。

舞蹈《绣红旗》舞协成员身着素衣,手持红绸,以舞叙事。灯光渐暗,一束追光打在舞者指尖,红绸翻飞如焰,似在绣制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当“线儿长,针儿密”的旁白响起,台下观众纷纷拭泪,将晚会推向第二个高潮。

终章·难忘今宵全体齐唱《难忘今宵》灯光渐暖,主持人鲍延军、鲍小娟携手登台,与全体演员、观众共唱此曲。歌声里,有对今晚的眷恋,有对明日的期许,更有对党的无限忠诚。曲终人未散,掌声经久不息,这方舞台,终在歌声与泪光中,镌刻下属于义亭歌者的永恒记忆。

回首会前,会长携领导班子围坐案前,台灯在规划书上投下暖黄的光晕,彻夜推敲的笔尖沙沙作响,将蓝图细细勾勒。秘书长,会长顶着日烈向镇政府报备,联系义亭之心商场管理人员。副会长鲍志荣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一日之内便织就一张乐手的网络;主持人鲍小娟指尖翻飞,微信群如春笋般破土而生,统筹的脉络在方寸屏幕间清晰延展;指挥陈超英的声部召集令穿透夜色,让沉睡的音符在黎明前悄然集结。
会长亲手修订节目单,墨迹未干便又伏案打磨主持稿,字句斟酌间皆是匠心。众人围坐,智谋如星火碰撞,虽言"合唱队所需必全力支持",实则每分支出皆需在算盘珠上反复丈量——会费是歌友们数百元积沙成塔的深情,既要托起每年两次的户外采风(让山水浸透歌声,让光影定格笑颜,让佳肴飘香情谊),又要筹备年度盛会的璀璨,巧妇面对无米之炊时,也只能默默解下腰间钱囊。
"先从我个人账户垫付吧。"不知是谁轻叹一声,却引来数双温暖的手同时按住钱包:"我这儿有!""用我的!"……争论声渐息,取而代之的是会心的微笑。这些曾为生活奔波半生的歌友,此刻却如孩童般纯粹,深知艺术不是金钱的堆砌,而是赤诚的共振。当第一缕晨光穿透窗棂,节目单上的每个音符都已浸透心血,而财务组的记录本上,除了数字,更写满了"无名氏"的慷慨与"大家庭"的温情。
义亭歌协成立于2021年,前几年由于疫情,没有开展活动,今年领导班子改选后,在詹雪芬会长带领下,众筹资金向镇政府申请了活动中心,置办了音响,改造了用电,用水,活动环境。历经四年风雨沉淀,义亭歌协在疫情的寒冬中蛰伏蓄力。当新一届领导班子在詹雪芬会长的带领下接过火种,沉寂的舞台再度焕发生机——众筹资金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河,义亭歌唱协会活动中心的钥匙叩响艺术新篇。
三间沉寂的旧厂房曾是岁月锈蚀的铁盒,名仙与老黄夫妇在此以歌驱散孤寂,让音符在水泥地上生根发芽。当歌协征用的消息传来,他们毅然拆下私密的帷幔,将半生欢歌的舞台化作公共的艺术星河。
刷子蘸着晨光抚平墙面的皱纹,电路如琴弦在墙体内重新排列,水管哼着清泉小调贯穿每个角落。如今推开门扉,昔日机器的轰鸣已化作和声的浪潮,吊灯洒落的光斑在乐谱上跳跃,连空气都浸润着茶香与旋律交织的芬芳。老黄夫妇含笑望着歌友们在此放声高歌——他们的慷慨,让冰冷的厂房在歌声中涅槃,成为整座城镇最温暖的共鸣箱。
秘书长,会长三赴镇政府协调,用三页策划书换来活动中心的长期使用权;财务组精打细算比数家供应商,让每分钱都化作舞台上的璀璨星光;后勤组连续奋战三个昼夜,使水电改造工程提前竣工。如今走进焕然一新的歌协,看见的是LED屏幕上流淌的音符,听见的是委婉动听的歌声,触摸到的是座椅扶手上温润的木纹——这方用热情浇筑的艺术港湾,终在众人拾柴的火焰中,奏响了属于义亭歌者的复兴强音。
三伏骄阳炙烤着排练厅的铁皮屋顶,却熔不化歌友们滚烫的赤诚。有些歌友为排练跨越大半个城池,甘愿打车往返只为那声乐间的默契;有远途歌者顶着烈日驱车奔赴,让车轮碾碎酷暑的阻隔。
后勤线上的温暖悄然涌动:白眉大哥凌晨熬煮的绿豆汤在保温桶里咕嘟冒泡,王永弟副会长载来整车的冰镇西瓜,徐美兰副会长搬来的箱箱矿泉水在墙角垒成清凉的诗行。秘书长彻夜守在电脑前,让屏幕上的党徽与横幅的红绸在黎明前完美绽放。鲍志荣副会长将千面小红旗插成希望的麦浪,鲍滨佐付会长饿着肚子踮脚悬挂最后一盏射灯,朱勇军副秘书长悄悄将奖品藏进后台的阴影里,刘庆芳副会长强忍着脚痛天天坚持排练,吴惠香副会长献计献策,会长捧出定制的纪念品,鲍小娟主持人正拖着音响设备在烈日下蹒跚,台阶与鲜花在她身后铺就通向舞台的红毯。









摄影师和乐队师傅的汗水在脊背上绘出盐霜的地图,为歌友们留下最美好的回忆,歌声穿透热浪直抵云霄。当所有星光般的善意汇聚,简陋的场地便化作璀璨的艺术殿堂——这方由绿豆汤的甘甜、西瓜的清润、矿泉水的澄澈共同浇筑的舞台,终在众人拾柴的火焰中,绽放出比盛夏更炽热的光芒。
文/詹雪芬
摄影/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