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行了五年多了,开始时轰轰烈烈,全民动员,可谓气势磅礴。在齐抓共管下,确实起到了作用,取得了一些成效。最起码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呀呀学语的幼童,从高文凭到一字不识的山乡老者,都知道有“垃圾分类”,有绿桶、黑桶、黄桶、红桶。垃圾要分类投放。
几年过去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定点投放成型,定时清运配套,定期检查考核成常态。可日常管理呢?国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自觉性在下降呢?负有责任的垃圾管理方和清运垃圾的责任人尽责了吗?
经常看到有些清运垃圾的清运车那个车斗和外观挺脏的,开过去臭味大大的。还大模大样的混装。这起了什么样的示范作用。
久久之功,贵在坚持。更贵在垃圾终端处理的科学技术手段和装备。

混装的不只广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