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复旦大学的礼盒通知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潞绸为封面的录取通知书,静静地躺在其中;接着,第二层则充满了惊喜,古法工艺与现代科技感交相辉映:两枚茶饼、一张采用沉金工艺的文创NFC卡片,以及一封待启的书信,依次排列。
胡文浙同学毕业于义乌中学,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669分的优异成绩,通过“三位一体”被复旦大学化学类专业录取。
“在初中阶段,我对科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入高中后,随着对化学理论的深入探究,发现其理论知识同样引人入胜,未来我计划投身于科研领域的工作。”
书桌旁,厚厚一摞的化学竞赛奖状诉说着过往的拼搏与荣光。而其中最闪耀的,当属他在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中斩获的金牌。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正是他扎实学识和不懈钻研精神的最佳佐证。

父亲胡雄波回忆,儿子小时候就喜欢拆解家里的物件,那股钻研劲儿,和如今“拆解”分子如出一辙。
“他从小动手能力比较强,喜欢做一些实验。我也全力支持他,会给他买相关的科学实验器材。”

“我们家的家庭氛围很好,大家都不内耗,父母和孩子之间也是互相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