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刷到金价又双叒叕创新高的消息,惊得我赶紧打开计算器——国内金饰价格居然飙到了1215元/克,这数字看得人倒吸一口凉气!想起前几年300多一克的价格,简直像上辈子的事。
更魔幻的是,哪怕价格涨到这份上,金店居然还是人挤人。国庆去商场逛街,周大福、老凤祥的柜台前全是攒动的人头,店员忙得连喝水的空都没有,嘴里念叨着“小克重首饰和投资金条卖得最好”。我旁边一对筹备婚礼的情侣正对着龙凤镯纠结,男生说“怕再涨更买不起,不如现在咬牙拿下”,女生则在对比5D 工艺的轻量化款式,想在预算内兼顾颜值和克重。
这波金价疯涨可不是凭空来的。一方面,全球地缘冲突没停,美国还面临政府停摆风险,大家都把黄金当成“安全港”避险;另一方面,美联储降息预期越来越强,持有黄金的成本变低,加上中国央行已经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这些“大买家”直接撑起了金价。有分析师甚至说,要是这些因素持续,明年金价可能还要涨。
但普通人的反应早就分化成了两派。刚需族最无奈,结婚要备的“三金”按50克算,现在得花六七万,比去年多掏好几万,只能精打细算选小克重款式;投资党里有人跟风“买涨不买跌”,抱着金条觉得踏实,也有人被机构提醒“警惕接盘风险”,转而盯着黄金ETF不敢冒进;还有像我这样的围观党,看着首饰盒里的旧金镯,突然觉得“无心插柳成了投资”,但想置换新的又舍不得旧金折现。
金店为了留住顾客,也玩起了各种花样:克减优惠、免工费、买黄金送火锅,甚至联合潮牌出联名款,连南京路商圈都搞起了消费抽金条活动。但再划算也架不住基数太高,有阿姨拿着计算器算半天,最后还是放下了看中的吊坠,嘟囔着“10克的项链要一万多,实在下不去手”。
说真的,现在看黄金早就不只是首饰了。有人把它当对抗不确定性的“压舱石”,有人为刚需被迫买单,还有人在高价面前望而却步。不知道你们是趁涨入手了,还是捂紧钱包观望?毕竟对普通人来说,比起追高黄金,把日子过踏实才是最实在的“安全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