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查看: 665|回复: 1

京剧《赵氏孤儿》观后观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主题

6623

回帖

2万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100
金钱
15237
威望
38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1-2-28
发表于 1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赵氏孤儿》作为中国戏曲史上第一部被翻译介绍给法国的作品,据说18世纪在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戏剧热”,深受法国观众喜爱与推崇。这种跨文化的广泛传播,究竟是源于其独特的舞台艺术形式——如唱腔、身段、脸谱等东方美学的神秘魅力,还是因其跌宕起伏、忠义悲壮的故事情节触动了异国观众的情感共鸣?这是个值得深思的文化现象。

 

然,当我以现代人视角重新审视该剧核心情节,不禁会产生深刻的伦理质疑:程婴以自己尚在襁褓中亲生儿子替赵氏孤儿赴死,是否真的值得肯定?值得颂扬?那名无辜的婴儿,尚未睁眼看世界,便被自己亲生父亲亲手推向死亡深渊——他的生命跟“赵氏孤儿”有何不同??亲情与道义之间,是否必须以如此极端、残忍的方式抉择?若从人本主义立场出发,程婴此举实难摆脱“以他人之命成全大义”(亲生儿)的道德困境,甚至可被视为对生命尊严的漠视。

 

更令人唏嘘的是,程婴妻出于母性本能痛哭反对,程婴竟斥其“不贤”。试问:何为“贤”?难道一个母亲不愿牺牲亲子就该被贬低?难道只有顺从丈夫献出骨肉才称得上贤良?这种将女性情感压抑于封建忠义之下的叙事逻辑,是否也折射出传统伦理中某些令人不安的阴暗面?

 

令人惊讶的是,京剧《赵氏孤儿》至今仍在舞台上久演不衰,广受观众追捧。这背后,是人们对忠义精神的敬仰,还是对悲剧英雄的浪漫化想象?更令人愕然的是,当我怀着困惑搜索“程婴救孤是否值得表扬和提倡”时,网络上的主流观点竟普遍将其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大力弘扬其“舍己为人”“忠义千秋”的精神内核。

 

然而,这样的推崇是否在无形中美化了对个体生命的牺牲?我们是否在歌颂“大义”的同时,悄然忽略了那个无声夭折的婴儿所代表的人性底线?或许,真正的文化反思,不在于全盘否定经典,而在于以更加理性、审慎的态度去解读传统,在传承中辨析,在敬仰中追问——唯有如此,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猫头鹰妈妈 5 小时前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2

主题

4686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331
金钱
27398
威望
745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7-4-27
发表于 5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送出点赞x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义乌稠州论坛

关注公众号

下载客户端

客服热线:9:00-16:00

0579-85099500

公司名称:义乌好耶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浙江省义乌市人力资源产业园10楼

浙B2-20070208-3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1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23号
Copyright © 2025 义乌热线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