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叫“茶花”,这名字也注定了她这一生和茶分不开。
时光倒流到五十多年前的那个春天,一位头发花白的妇人正在茶山上采茶。忽然,她隆起的肚子剧烈地疼痛起来。一旁的男人见状,慌乱地大喊着“有没有人在?过来帮个忙!”可好一会儿,也没有听到一声应答。空中有只布谷鸟飞过,寂静的山谷里留下几声“布谷”“布谷”。
此时,老妇人半躺在地上,痛得死去活来,她的一只手托住肚子,另一只手紧紧地抓住一棵茶树,紧张不安地看着她的男人笨手笨脚地拿起一把剪刀,一朵白色的茶花落了下来……于是,这个出生在茶园里的女婴有了一个朴素的名字——茶花。
茶园产女的老妇人就是我的外婆。事实上,茶花不仅出生在茶园里,也是在茶园里长大。没到念书年纪的那几年,外公外婆都是带着茶花在茶园里干活。茶花自小聪明伶俐,手脚麻利,十几岁时采茶叶的速度甚至超过了许多大人。她那灵巧的双手在茶树间飞舞,快得让人看不清她的动作。
茶花的少女时代爱梳着两条麻花辫,圆润的脸上虽然不施粉黛,却掩饰不住出水芙蓉的美。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喜欢念书,成绩出类拔萃。外公外婆打理着几十亩茶园,每到采茶季,家里人手不够,茶花便主动帮忙去采茶。她喜欢一边采茶叶,一边唱山歌。那悠扬甜美的歌声如同山间泉水的叮咚,又如林间百灵的婉转。随着茶园里绿色的风,飘荡在蓝盈盈的天空下,附近茶园里年轻的小伙子听得心里痒痒的。
其中有位高个的小伙子长着一张方脸,不善言辞,却喜欢听茶花唱山歌。每当茶花的歌声响起,小伙子就停下手中的活儿,远远地望着她的身影,听得如痴如醉。小伙子的父亲在一旁干活,见小伙子那神魂颠倒的样子,又担心茶叶采不完,焦急万分,就连忙摘下头上的草帽扇向小伙子。头上挨了痛,小伙子这才回过神来,赶紧捂着头跑开了。茶园这头的茶花刚好看到了这一幕,她忍不住偷偷笑了。
一年,乡里举行采茶大赛,茶花和小伙子都参加了比赛,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小伙子采茶的速度竟然比自己这个女子还快,摘得了冠军。 此后,茶花对小伙子多了几分仰慕。他们会趁着在茶园里劳作的时候对山歌。后来,情窦初开、互有好感的两个年轻人以茶为媒,因茶相爱,情定茶园。只是,他们的爱情之路并不顺利。
美貌与智慧并存的茶花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当了一名小学老师,成了“公家人”,追求她的人可是踏破了她家的门槛。不过,由于小伙子父亲的离世,他得不辍学家,早早地接管了茶园,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务农生活。一个是公办教师,一个是农民,身份的悬殊差距明摆着。面对小伙子的提亲,村里人都说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茶花的父母也极力反对。但倔强的茶花还是义无反顾地嫁给了这位善良勤劳、敦厚老实、上进心强的小伙子。他们便是我的父亲母亲。
父亲从小耳濡目染了茶树的种植管理、茶叶的制作技术,他坚持打造绿色生态茶园,传承古老的制茶方法。婚后的日子里,母亲在讲台上耕耘,父亲在茶园、茶厂里奔波。母亲一有空就帮忙父亲。春天的周末,她和父亲一同到茶园里采茶;暑假里,她和父亲在茶园里剪枝;秋天的假期,她和父亲一起为茶树施肥;整个寒假,她在父亲的茶厂门店卖茶。
母亲喜欢喝父亲做的茶,父亲每年也必定会为母亲做一份专属白茶。从采摘到泡茶,每一道工序,父亲都亲自动手。当父亲把这份茶香馥郁的专属茶端到母亲面前时母亲必定会静静地闻着那缕缕茶香,脸上笑意盈盈,心里更是甜甜蜜蜜。茶泡在水中的那个过程,浓浓淡淡,仿佛是他们爱情的过程。水与茶,仿佛是母亲和父亲,一个温润通透、清澈纯净,一个坚毅深邃、温和内敛。
时间如白驹过隙,日子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因为茶叶的口碑好,茶园规模逐渐扩大,父亲的生意越做越大。他坚持茶叶的有机种植,严格把的品质,创立了茶叶品牌并在传承中融合创新,企业发展很快就上了一个台阶。母亲也在教学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她兢兢业业,诲人不倦,深受家长学生的喜欢。她潜心教学,积极参加各种教师技能比赛,撰写了多篇论文,获得了无数奖状,被评为省教坛新秀。
正当父母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人措手不及。2020年春天,父亲的公司也无幸免,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茶园里的茶叶没法雇佣到工人来采摘,少量加工好的茶叶也销售不出去,这一年公司就开始亏损。业内人士都劝父亲放弃,让他卖掉茶园,遣散员工,关门大吉。但父亲坚决不同意,他相信疫情会过去,他的茶事业也会好转。谁知疫情竟持续了三年之久,父亲虽然没有关闭公司,但亏损了好几百万。那段时间,父亲心力憔悴,萎靡不振,母亲也寝食不安。负债累累的父亲为了不连累母亲,甚至违心地提出要和母亲离婚。母亲明白父亲的心事,她斩钉截铁地撕碎了离婚协议书,想方设法替父亲寻求东山再起的机会。
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站起来。父亲见母亲态度坚决,对自己不离不弃,他也很快振作起来,继续经营茶叶公司。母亲懂得父亲的辛劳,思来想去,她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母亲辞去了“铁饭碗”,告别了自己站了大半辈子的讲台,她要回到父亲身旁,一起实现父亲的梦想,共同坚守这份香甜的事业。有人说母亲傻了,也有人说母亲疯了。母亲置之不理,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父亲的公司。
弃教从商的母亲,在商海摸爬滚打,像蚂蚁一样不停地工作。她靠品质、靠诚信、靠文化为消费者打造的低碳而健康的茶叶得到了经销商的认可。于是,先后有几十家大经销商前后加盟了父亲的白茶品牌,并获得了业界的认可与推广。那一年,公司的营业额翻了近十倍,偿还了所有的外债。在母亲的帮助下,父亲的公司起死回生,日渐趋好。母亲又有了新的工作,她创办了茶修学堂,开设公益茶知识科普课,到全国各地去授课传播茶文化。她要让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人们都加深对茶的多元理解,喝好中国茶。
今年一月份,我拒绝了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抛来的橄榄枝,打包所有的行李回乡。到家时,我发现父亲母亲都不在家,我知道他们一定是去茶园了。我拿着华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证书飞一般地跑向茶园,跑向父亲母亲的茶园。我远远地看见父亲正把一朵白中透黄的茶花插在母亲的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