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槽是猪的饭碗,猪槽有大小,大小以前取决于门户。
婺州地区喜欢养二头乌,由于南宋时期,出生于乌伤宗泽村,后朝廷重用册封抗北主帅;回家招兵,想想回北方路途遥远,士兵缺少行军干粮,后其母教他猪腿可卤,夏烈日天不会腐烂,宗泽顿悟,领婺州府备卤万只猪腿,知府当时为了完成使命,在婺州区命令每户都要上缴四只卤猪腿,百姓当时很多家里还小的猪也杀了上缴,后据宗泽公回信,说卤猪腿不易过小不易过大为好,命婺州府每年上缴百万只,为陛下保江山所用;所以现在传统留下金华火腿文化,的确二头乌猪种最适合卤猪腿了,因为二头乌基本在120~140已经大定,成为婺州一绝,后干脆叫金华二头乌。
养猪,由于义乌不适宜放养,由于土地匮乏,猪一出去就会吃了房前屋后的菜,瓜等,也没什么荒山,只好养在家里,搞一个猪栏,叫一个石匠去山上打石头赚钱时候抽空给户主打一个,给点酒钱汗烟,再等有顺路的馿车带回。

猪槽有大有小,养猪公猪娘的人家,猪槽大,因为猪公动不动就有四五百斤,猪娘要去PP,猪公不吃饱没精力,猪娘这边怕猪公几秒过去就趴下了,那么猪仔肯定不会多,因此,猪娘这边和东家说好日子,提前会送一些壮阳草,讨好猪公辛苦辛苦点。
笔者这几年想找个旧猪槽,一直没找到年份久点的,而我父辈留下的当时不知道去哪,因为哪时候我还小,印象中我家的猪槽不是很大,应该没有养过猪公猪娘。
到朋友家喝茶,看看他们在那么高的房子,也竟然养了狗啊猫啊,甚至有几个还养了鸟,挂在客厅说是会说人话,我没去上前试过。
朋友家,既然有猫狗,那么也给它们配备了碗,而是很好看的如同工艺品类似的设计,这边有水那边有粮,可是很轻,有时候猫狗吵架连饭碗都翻了。
我顿时想到猪槽为什么猪槽要用石头凿的,原来猪稍微多一个,轻的碗肯定被猪鼻子弄破,如今每户不喂猪了,用不到磐石之固的猪槽了,只不过养着还要花钱的狗猫,也不在乎一个廉价的碗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