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我手写我心 我以我心吐真情
一一读张琳琳《花开雪峰路》有感
应该是上星期三吧,蓉姐打电话给我,说本周日上午有没有空参加在义乌工作的浦江人张琳琳老师的散文研讨会,我掐指一算刚好是我们九年级的中考,我无法当场回复。后来我去找了相关的领导,答应我不安排具体工作。应该是前天晚上,我特意跑到蓉姐家去拿到了这本书。
拿到这本书,我按照平时习惯,先看了扉页上的作者简介,再仔细看了徐敢老师和90后汪炜老师写的序,看了作者写的后记,又翻到前面看了目录。
昨天,天气很闷,我一个人在书房里,打开空调,为自己泡了一壶茶,然后坐在沙发椅上,脚搁在一条小方凳上。我知道读琳琳老师的书,不像读《史记》读我的专业书那样费脑子,我可以轻松愉悦地享受这段阅读时光。在空调的嗡嗡声下,我抬头窗外,外面的两株高大的玉兰树上居然还开着好几朵硕大的白花,梅雨天难得没有雨。此刻,我们学校九年级的学子们正奋笔疾书驰骋在中考的考场上,而我就这样静静地看着这本书,看到精彩处,就用红笔标注出来,甚至写上批注。一天里,我完完整整地把整本书一字一句看完了。
首先,我特别想知道的是作者的年纪,我关注到几处细节。徐敢老师序里的第一句话,说你“宛若和一个已不年轻但依然天真,依然激情洋溢的大女孩聊天。”,后来还看到痴迷于83版的黄蓉演的《射雕英雄传》,16岁父亲送你的旧自行车,儿子参加高考的年份,我推断出琳琳老师应该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没有推算错的话,大致应该是1978年(后来得到确认,确实是)。同是70后人,难怪我们的生活经历何其的相似。
是的,我们有太多相似的地方,同是女作者,我是不敢称自己是女作家,至少现在不是,同是从乡村走出来的,同是从小受到父母的宠爱,同是喜欢看电视剧《我的前半生》,相信现在爆红的同是改编亦舒小说的《玫瑰的故事》也肯定喜欢看。读“幸福回忆”“亲情”这一块的时候,常会不知不觉地对号入座,你写过《等待》,我写过《学会等待》,连结尾都有异曲同工之妙。你说:“等待是幸福的,生活正因为有了等待,才有了憧憬。”在看到《摔碗》这一篇,我也不禁哑然失笑,因为小时候我也曾经有过摔碗的经历,不同的是,我骗妈妈说是小猫撞去摔破了碗。还有《重游塔山公园》等等。记得一位作家说过,读者在看了你的作品,能直击到内心深处,而且能产生共鸣的就是好作品。琳琳老师的散文做到了。
我们同是老师,你是小学老师,看你的教育随笔,我真的是笑着看完的,那么童真,那么可爱,你把自己的一颗童心去换取了一颗颗更多的童心。写旅行的文章,没有简单的景物堆砌,没有枯燥的叙述旅行的过程,而是更多地写旅途感悟,旅途情思。作者好像特别喜欢花,茉莉花,桃花,桂花,百合花,绣球花等等,在你的笔下都成了会说话的小精灵。读着读着,不知不觉会被这份美丽所吸引。
文章语言温暖细腻,点点滴滴,像一股清泉一样流淌到我们心间,亲情师生情爱情就这样缓缓地流淌。“我以我手写我心 我以我心吐真情”,作者真的是用心写作用情写作。也许是老师太会辅导学生写作文之故,追求结构的精巧,首尾的呼应,卒章显志。很多文章看上去就像一篇篇下水作文,我也是如此,所以我觉得如果要想在散文道路上走得更远,我们还是要想办法尝试着打破这些条条框框,争取写出一些有质量的大散文来。
最后,我有几点建议与之共勉。
1.多向前辈请教学习。你很幸运,在你的创作道路上遇到了像如此德高望重的徐敢老师等。
2.多看书。名家散文,如丰子恺的,汪曾祺的,迟子建的,苏沧桑的,丁立梅的,还有现在很红的李娟等等的散文。还须多读点古文。
3.多投稿。在前辈的引领下,努力给自己创造机会,让报刊编辑慢慢认可自己。
4.多沉静下来,静心写作。甚至可以尝试一下写儿童文学,小说等等。
浦江县实验中学 楼利香 2024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