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次来到倍磊街,感到这个村子很大,很有吸引力,应该是个有故事的地方。于是,我走进了倍磊街,感觉有一股神秘的力量牵着我的心往前走。沿途,陌生的村民们会笑着跟我打招呼,让我倍感亲切。今天天气不错,时已深秋,不冷不热,阳光明媚,温暖如春,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舒适无比,连走路也有劲多了。
我的目的地是陈大宗祠。我沿着倍磊老街干净整洁的青石板路往里走,只见街上的房屋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4米左右宽的街道两边,林立有六七十间古店铺,据说刚修缮一新,看上去古色古香,几乎恢复了原有的风貌,村里正准备招商引资,大干一场,以恢复昔日风采。别看这老街路面不宽,以前可是官道,是极其繁华之地。其生意繁华场面,曾经影响了邻近县市区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而闻名遐迩。老街全长一公里左右,陈大宗祠就座落于老街的中部地区,从街口走过去不过四五百米路程,潇潇洒洒一会儿功夫,我就来到了陈大宗祠大门口。
站在陈大宗祠大门口,转眼望去,不觉让我心灵深处极其震撼!早就听说倍磊陈大宗祠投资1500余万元,建筑非常漂亮,极其的宏伟壮观!今日一见,岂止是漂亮,岂止是宏伟壮观!除了宏伟壮观之外,简直是风姿卓越,如花似锦,巍峨壮丽!陈大宗祠大门口场景宏大,气势恢宏,豪华装饰,景色壮观!穹顶梁柱上雕梁画栋,工艺精湛。中门两侧各有一只雕饰精美、活灵活现的石狮子,威风凛凛的守卫着祠堂大门,大门上三对金黄色的狮雕门钹精致亮丽,金光闪烁,极具特色。
门楣上悬挂着一块陈大宗祠金字黑底的匾额,中门两侧圆柱上镌刻有一幅对联:“家声文范古 世泽颖川长”,高大挺拔的大门石柱上也镌刻有一幅楹联:“尽忠心孝道昔曾屏障东南匡时卫国 承雅训贤风今更纵横湖海击水扬帆”。字迹雄浑苍劲,气势磅礴。陈大宗祠穹顶屋檐下的横梁上,还悬挂着一块写有“尚义”两字的匾额。此匾额大有来头,那是嘉靖三十七年(1558),永康盐商施文六等人,聚集矿寇万余人,非法至八宝山开矿,倍磊街族长陈大成挺身而出,率领乡亲们联合附近村民,奋起护矿,英勇抗击,于施文六等矿匪们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浴血奋战。
在利益驱使下,矿匪们依仗人多势众,蜂涌而至,奋勇向前,战争相当激烈,双方战死有数千人之多,最后以陈大成足智多谋,出奇制胜,终平定了矿乱,并抓住了施文六等五六名盗矿匪首,交官法办。当时,时任浙闽总督的胡宗宪闻说此事,为表彰倍磊街人民的英雄事迹,亲自写下了“尚义”两字匾额嘉奖给倍磊街人民,从此“尚义”匾额成了倍磊街的镇村之宝。倍磊街人民向来崇尚礼义交往、孝义传家、忠义爱国的精神风尚,并代代传承。
倍磊街陈大宗祠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戊午(1558),迄今已有460余年历史,最初陈大宗祠以墓祠的建筑风格,建在距倍磊街六里路程的金山祖瑩旁边,后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有先贤陈基、陈仕情、陈琦、陈大成、陈大绩、陈榆、陈仕源等七人带领族人不分昼夜,同心协力,筹捐资金,将旧祠修葺改作经堂,后又在村中另选场地,勤劳数年新庙告成,建成了两侧开大门的二进五开间的大祠堂。这期间陈大成率领800名倍磊街子弟,投入到戚继光麾下抗倭卫国的战争中,为抗倭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倍磊街人民却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造成了劳力短缺,农田荒废的现实困境。胜利的消息传来,倍磊街人民欢欣鼓舞,仍感到无上荣光。
隆庆三年己巳(1569),抗倭名将陈大成不幸病故,倍磊街人民正处于悲伤之中,而新建的大祠堂又毁于大火,真是祸不单行,危难之际,倍磊人民没有退缩,而是化悲痛为力量,重新振作起来,重新建起了大祠堂。
民国时期大祠堂改办成了小学,解放后也是小学,直到1983年,祠堂里的梁柱发现了白蚁危害,学校以危房报告了县文教局。整座祠堂就这样被拆毁了。这里曾经是老一辈学子们追寻金色梦想的天堂,是他们孩提时欢声笑语追逐嬉戏的童话世界,金色梦想随着浪漫情怀飞翔……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一切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忘。学生迁出祠堂继续学习,而祠堂也将继续建造。
陈大宗祠,经过老一辈人无数次的周折和变迁,经过新一代的智慧开拓与无数次的辛劳和奋斗,在全体倍磊街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才有了今日之气象。
走进陈大宗祠一进庭院,就有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一进庭院两侧是二层式建筑,雕梁画栋,精美至极。庭柱上写有两对楹联,靠外一对是:崇孝感恩 ,传家有道双溪永 ;怀仁秉德 ,报国无私六石坚。 靠里一对是:祠宇重辉 ,对凤山而开瑞象 ;英贤辈出 ,腾鸿业以启云程。 两幅对联折射出倍磊街人民崇尚礼义、英贤辈出,报国无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值得颂扬和讴歌。左边门楣上挂着一块写有“敦伦睦族”的匾额,右边门楣上挂着一块写有“重本笃义”的匾额,中间红木碧上也挂有一块写有“功在千秋”的匾额,这些楹联匾额为庭院增添了无上的色彩和荣耀。在进入二进的左右两侧设有两道大门,大门两侧各有一对高高的门当,雕饰雅致,精美绝伦。
看到了门当,人们就会想到户对。在古代社会里,婚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一般很难成功。门当是置于门口的一对石墩或石鼓,户对则是大门顶部装饰门框的门簮,大凡有门当的庭院,都配有户对,这是和谐的建筑美学原理。
陈大宗祠四进建筑,宏伟壮观,青石板铺地,1448平米的陈大宗祠,全是清一色的红木装饰,令人叹为观止。二进、三进更是场景宏大,气势恢弘,文化气息更加浓郁,中堂一本堂四周高水平的匾额数不胜数,十余根高大挺拔的庭柱上,都镌刻着颇具特色的精彩楹联,再加上满堂的红灯笼,金光闪闪,光宗耀祖。二进门口靠壁中间建筑有一个精美亮丽的舞台,舞台穹顶雕梁画栋,斗拱交错,飞檐翘脊,极为壮观!
舞台右侧红木墙壁上挂有一幅巨大的山水画,作者是倍磊街子孙后代陈开兴。此画卷大气磅礴,其壮美景色让人心旷神怡。画中山峦叠翠,陡峭险峻,无数条瀑布飞珠溅玉,如诗如歌!山脉纵横交错,雄伟壮阔,巍峨耸立。群山连绵,宛若巨龙般蜿蜒盘旋,壮美无比!
舞台左侧红木壁上,张贴有一排陈大宗祠重建捐款功德榜名单,看着这些捐款名单,可想而知,村民们踊跃捐款的豪情,绝不亚于当年义乌兵奋勇报名参军的热情。三年前,村两委决定重建陈大宗祠,开始募集善款,村两委干部与乡贤会带头捐款,不想倍磊街人民纷纷慷慨解囊,志气高昂,幸喜头天就募集善款692万元,总共收到捐款1500余万元,真是皆大欢喜。重建祠堂,既增强了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又传承和弘扬了历史文化。更展现了年轻一代的责任和担当。祠堂是家族的骄傲和荣耀!
陈大宗祠四进是义乌兵事迹陈列馆,现为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博物馆门外对面红木墙上展示有抗倭利器长竹狼筅,院里有戚继光将军横刀立马的雕像。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也是戚继光和天下精兵组合雕像。而后拉开了戚继光、陈大成率领戚家军义乌兵风起云涌,抗击倭寇的历史画卷。戚继光曾在丽水和绍兴地区募兵三千,多是地皮混混,闻两千倭寇在温州登陆,戚继光调用一万兵马围剿倭寇,结果丽水绍兴兵被倭寇打的溃不成军,伤亡甚大,戚继光险胜,倭寇逃之天天,戚继光被革职查办。戚继光叹曰:“兵不在多而在于精也。”
陈大成在护矿战争中脱颖而出,名闻遐迩。戚继光获悉乌伤大地民风彪悍,人民忠义刚勇,在知县赵大河陪同下慕名来到了倍蕾街,找到陈大成说明来意,陈大成忠心爱国,站在高处振臂一呼,就有800壮士加入了戚家军。戚继光在义乌募兵4000人,经训练后开赴战场,于倭寇进行了面对面的生死较量,危难之际,义乌兵忠肝义胆,奋勇向前,利用手中的长竹狼筅,克制住了倭寇的锋利弯刀,鸳鸯阵的妙用,致使倭寇大片大片的倒下,戚家军九战九捷,战无不胜,致使倭寇一见了戚家军就胆战心惊,溃散奔逃,而戚家军乘胜前进,直至把倭寇消灭殆尽。后因鞑虏扰边,戚家军又转战北上戍边,威震边疆。
陈大宗祠,义乌兵事迹博物馆,其精彩的抗倭历史画卷,让人深受教育!其琼楼玉宇般的建筑风格,足以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