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金乌图案褒,火轮祭祀用蒸糕。
太阳男拜功崇习,明月女尊劳动豪。
隆礼御耕亲制作,至诚亲驾领风骚。
中和节日丰收梦,降福歌场圣泽涛。
注:农历二月初一为“太阳诞辰”,俗称“太阳生日”。也称“中和节”。这是从唐代产生的。而再早些时候的上古时期,祭祀太阳则是在春分,也就是在每年公历三月二十一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零度时始,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基本等长。因为春分这个节气与农事关系密切,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农谚中有:“春风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说法。而且全国上下一起祭祀,不过国有大典,家有小祀而已。《帝京岁时纪胜》中云:“春分祭日,秋分祭月。”
到了贞元五年(789)唐德宗采纳了大臣李泌的建议,立二月初一为中和节。在这天祭祀太阳,这也是德宗鼓励农桑,祈祷丰收之举。明清时期,每到这一天,皇帝都要举行隆重的"御耕"仪式,亲自扶一下犁以示重视农业,并象征性地赐给农夫百谷;在民间,亲朋好友则畅饮中和酒,祭日神,并互赠刀尺,勉励耕作。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乞求丰收岁稔的愿望。
火轮即太阳别称!